台灣拚2050淨零排放!產官學50淨零解方聯盟成立 迎戰綠天鵝

「50淨零解方聯盟」,高市環保局長張瑞琿、經濟部中小企業處長何晉滄、經發局長廖泰翔蒞臨與頒發聯合國CER碳權憑證給與21家企業。(圖/徐炳文)

《氣候變遷因應法》修正草案10日在立法院院會三讀通過,除了將2050年達淨零排放之長期目標明確入法,並提升層級強化氣候治理、明定徵收碳費專款專用、增訂氣候變遷調適專章、強化排放管制及誘因機制促進減量,也劃分中央與地方權責事項。南部21家中小企業自主完成盤查後進行碳中和,將自身做好準備,並於今(17)日正式宣告成立 「50淨零解方聯盟」,高市府環保局長張瑞琿、經濟部中小企業處長何晉滄、經發局長廖泰翔蒞臨指導與頒發聯合國CER碳權憑證給與21家企業。

四大議題包含啟動碳定價機制讓排放者開始扛責、2050長期目標入法明定各部會分工、碳費明定徵收對象基金明定13大類用途、增訂調適專章納入公正轉型保障原民權益,在中小企業即將面臨2023年的黑天鵝來勢洶洶時刻也是要針對綠天鵝的關注與投入。

  《氣候變遷因應法》除了排碳大戶最關注的碳費徵收機制,接下來環保署將對企業的「排放源」徵收碳費,預計2024年針對年排碳量逾2.5萬公噸、共287家排碳大戶開徵碳費。中小企業如何將黑天鵝與綠天鵝的經營課題轉為企業成長彎道超車的賽道已經開啟。

台灣首創ESG碳中和淨零轉型聯合國標準領航隊

第27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已在埃及登場,為全球領導人再次提供了一個談判場域,以制定更具彈性的全球永續發展路徑。COP27備受矚目的3大主題面向,分別為:一:氣候減緩、 二:調適、三:金融,台灣為貿易出口國,更需要將國家體質快速調整到最好的狀態去迎戰2023年綠天鵝與黑天鵝。

從COP26會議後通過「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預計2027年起,台灣主要重要外銷國家陸續啟動「碳關稅」課徵, 21家中小企業主透過FSPN完成企業組織盤查及向聯合國購買碳權完成「碳中和」,同步發起組成台灣首創 「50淨零解方聯盟」成為中小企業碳中和模範,期許協助與邀請更多中小企業一同加入,2030落實企業碳中和,實現低碳生活,承諾 2050年上下游合作夥伴達到淨零排放。 (相關報導: 台灣力拚2050淨零排放,12項關鍵戰略內容出爐 更多文章

高雄市企業代表永續合作夥伴網絡FSPN聯盟南區謝伯彬總會長表示:「台灣159萬家中小企業勢必要搭上綠天鵝供應鏈,並在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目標。面臨一群中小企業主身陷「碳焦慮」循環,為了協助中小企業尋求解決之道,透過產學合作分享全球重視「氣候嚴峻變遷議題」與未來30年企業經營有強烈連結,讓企業主們更深刻體認ESG必須要從現在開始。除了企業的努力,還需要公部門長官的支持與學研界的能量。尤其臺灣世界一流的學術人才與企業量能,透過多方聯盟共同合作,就是臺灣成功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