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放棄嚴格的新冠清零政策近一個月後,官方首度公布新冠感染相關死亡人數。據中國國家衛健委統計,12月8日至1月12日,新冠相關死亡病例共59938例。
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周六(1月14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2022年12月8日至2023年1月12日間,全國醫療機構累計發生在院新冠病毒感染相關死亡病例59938例。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司司長焦雅輝表示,其中新冠病毒感染導致呼吸功能衰竭死亡病例5503例,基礎疾病合並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病例54435例;死亡病例平均年齡80.3歲,65歲及以上約佔90.1%,其中80歲及以上約佔56.5%,死亡病例中90%以上合並有基礎疾病。
這是中國12月7日發布「新十條」後,官方首次公布新冠病毒感染相關死亡病例。對此,焦雅輝解釋稱,當局要求醫療機構將12月8日至12月29日的新冠病毒感染相關死亡病例進行統一收集、匯總和上報,「由於數據信息量比較大,為了更加科學、客觀、實事求是地反映我國新冠病毒感染導致的死亡情況,本著對人民群眾負責的態度,我們組織專家對死亡病例進行了系統分析,因此耗時比較長。」
中國上次通報每日新冠死亡人數是在周一。過去一個月內,中國當局通報的每日死亡人數皆為個位數。對比近期從醫院和殯葬機構傳出的消息和畫面,以及火葬場大排長龍的場景,官方發布的數據與實際情況相去甚遠。
國際衛生專家預測,2023年中國將有超過100萬人因新冠相關感染死亡。但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中國此前通報的死亡人數僅5000余人,是全球通報死亡率最低的國家之一。
在中國12月中旬放棄嚴格「清零」政策後,數周來新冠感染數字飆升。去年12月20日,中國疾控部門證實縮小了新冠死亡的界定範圍,只有「由新冠病毒導致的肺炎、呼吸衰竭為首要死亡診斷」的病例才歸為新冠死亡,而因其它基礎病導致的死亡,不算作新冠導致的死亡。
世界衛生組織上周批評中國狹窄的定義方式,並再次呼籲中國更快速、更全面地通報新冠數據。中國感染人數的迅速增加也引起全球關注。包括德國在內的許多歐盟國家要求從中國入境的旅客出示陰性新冠檢測證明。美國、印度、日本等國也實施了類似限制措施。
世衛緊急情況負責人瑞安(Michael Ryan)本周表示, 「世衛組織仍然認為中國嚴重低報死亡人數。」他批評北京對新冠死亡的狹窄定義,並指出「需要鼓勵公共衛生系統中的醫生報告這些病例,而不是不鼓勵他們這樣做。」
中國航空旅游正在復蘇
隨著中國1月8日取消入境強制隔離重新開放邊境,中國民眾在春節前夕也開始恢復旅行。中國民航局統計,進入春運以來,旅客運輸量恢復到2019年的63%左右。
中國民航局局長宋志勇周五表示,航班運行量快速回升正給安全保障能力帶來考驗,需高度重視疫情衍生風險。他也強調,航空業需要「充分認識2023年春運工作的特殊性、復雜性」。 (相關報導: 「小多邊主義」時代來臨!《外交政策》:印度成為最堅定的支持者 | 更多文章 )
中國交通運輸部預測,今年春運期間客流總量約為20.95人次,比2022年同期增長99.5%,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