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仍持續延燒,回顧過去3年防疫數據,中研院研究員何美鄉指出,台灣50歲到65歲因新冠肺炎而病逝的死亡率不算低,換句話說就是台灣的慢性病發病率年齡下降,不管2024年誰當總統,都應該把這件事當成最重要的指標。
何美鄉在《老謝看世界》中表示,疫情剛開始的時候主要是一些高風險的人死亡,高風險就是本身有慢性病的患者,打了疫苗之後,死亡的還是這些高風險,只是比例更少。
何美鄉提到,再用年齡比例仔細去看,跟其他高收入國家比起來,台灣50歲到65歲的死亡率不算低,意思就是台灣的慢性病發病率年齡下降,可能從40、50歲就開始有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等,這都是很嚴重的,這是在消耗國家的健保和競爭力。
何美鄉說,慢性病發病率年齡下降,得從生活模式、飲食習慣,以及整個生活環境有沒有鼓勵運動,提倡健康生活等等,這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未來的總統一定要仔細回顧這一段期間疫情帶給台灣的警示有什麼。 (相關報導: 幕後》本命區拉警報!賴清德痛失「防黑」秘密武器 黨內憂政權恐在黃偉哲終結 | 更多文章 )
何美鄉指出,從慢性病發病率年齡下降這個警示,能看到非常全面的問題,例如像空污、不良的生活習性等,從這些地方去著手改進,才能進入減緩老化的階段,其實40歲有糖尿病、50歲有高血壓就是加速老化了,全民應努力減緩老化,21世紀大家都會活到85歲,大家要想辦法很健康的活到85歲,這並非個人有意願就能辦到,整個社會環境、食安等都是重要因素,不管2024年誰當總統,都應該把這件事當成最重要的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