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調低迷的蔡政府,林全因不願承擔明年敗選責任而堅辭閣揆,蔡英文則基於「一石二鳥」(推卸選舉責任及「拼連任」)而找賴清德接任。如果賴幸而施政成功,蔡在明年期中選舉及2020年連任就立於不敗之地。如果蔡政府積重難返(例如蔡對賴掣肘太多,以致賴難以放手施為)而不幸輸去期中選舉,蔡就可讓下屆總統人氣最高的賴成為替罪羊,解除「儲君」威脅,維持黨內無人挑戰之局(民進黨只得繼續支持她選總統)。
誠然,賴清德是極佳的閣揆人選。但放眼國內,賴更是擔任總統的適當人選。如果賴不當閣揆而在明年民進黨「期中考」敗選後接仼黨主席,民進黨在20年就有「兩個選擇」,喜愛「老藍男」(其實應稱為保守、溫和、聽話的「黨國技術官僚」)而不喜民進黨的蔡,有可能在長期民調低迷下被民進黨放棄,要求賴起而收拾殘局、重振黨內士氣。
蔡英文當然看到了這個威脅,也對威脅可能性耿耿於懷。她與賴淸德外傳的「心結」,和她過去與蘇貞昌的「心結」完全相同,都是她的權力意識作祟。(過去一些媒體專訪蔡英文,竟然認為她「不好權」,真是可笑。她不單愛權,而且是「多管婆婆」式巨細靡遺、謹小慎微,甚至「因小失大」的愛權,上自院長下至部長次長級的所有人事及政策,她幾乎都要揷手、親自拍板定案。)
而既然林全的辭職不可避免,是他自稱的「階段性任務結束」;一如他2006年堅辭財政部長時說:「再做下去,會不成人形。」(他當時是一語雙關,意思是不跳火坑了。)以蔡對林全的寵愛及承諾,她當然不會也不忍讓他「跳火坑」。賴清德於是成為跳火坑的最佳人選。成功了,他是蔡的「貴人」;失敗了,他是蔡最方便的「替罪羊」。也就是無論賴成功或失敗,蔡都是包賺不賠的受益者。反正國民黨士氣及聲望更差,現階段蔡根本不認為國民黨是對手。蔡心目中急於「解消」的真正對手還是賴清德。
蔡的心意及盤算,看看林全與賴清德一上一下的表情,就不難窺見。林全是一派輕鬆、「掩不住好心情」、「如釋重負」,形容自己的心情「像畢業典禮」。賴則是正襟危坐、腰背挺直、雙手緊貼大腿、神情嚴肅。有哪一個行政院長下台,如同林全這樣快樂自在的?如果不是英全之間默契十足、如臂使指,歷史上「君相關係」絕大多數是「凶終隙未」,怎麼可能像蔡致詞時如此「依依不捨」、「五度感謝」,連林全自己沒提到或不承認的政績,蔡都替他「錦上添花」「塗脂抹粉」?

但蔡林過度親密,一方面表示私人情誼重於國家大是大非,二方面也表示林內閣的低民調,蔡英文要負最大責任。如果林全政績真像蔡推崇的這樣輝煌,林全何需整天被記者追問何時下台?蔡林的民調又何以跌跌不休、民眾不滿意度超過六成?很顯然,造成問題的不是林全,而是蔡英文。
蔡的最大問題就是「多管婆婆」式的好權。她喜歡林全,因為林是「名士派」「好好先生」,不善也不積極領導(所以不但林內閣是專家掛帥、各行其是,而且不喜與立院溝通且不了解民意)。這是蔡求之不得的事,正好方便她越俎代庖、坤綱獨斷。 (相關報導: 游盈隆專欄:賴清德真能翻轉台灣政局嗎? | 更多文章 )
但中華民國是雙首長制,雖然經過修憲後,精神上閣揆類似總統幕僚長,但體制上閣揆仍是最高行政首長、行政院是最高行政機關,總統不能公然越過閣揆,肆無忌憚挑選並欽定正副部會首長;尤其在總統聲望極度低落、能力及行事為多數民眾質疑如蔡目前的情況下,她更沒有那種坤綱獨斷的「民命」(二十幾趴的支持度不能稱為「民命」,反而是「喪失民命」)。替人民選出一個好行政院長,並授權對方組閣,使政府可以做出滿足人民要求的政績,才是蔡現在的責任及當行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