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專屬文章 新制教召總體檢!行軍有用嗎?刺針飛彈演訓只能說不能做?

風傳媒會員每月可免費閱覽3篇VIP文章 已是會員? 立即登入
無論反裝甲還是防空,飛彈作為精密、高單價、數量有限的品項,後備部隊裝備有其困難,但不代表沒有類似用途武器可供召員操作,如66火箭彈就出現在新制教召專長複訓階段。(軍聞社提供)

被視為後備戰力革新的新制教召於本月初展開,首梯編成部隊訓練邁入尾聲或剛予以解編,這也將成為軍方政策修正的重要參數。一旦台海開戰,主戰部隊多擔負機動打擊,後備部隊料將執行特定區域守備任務,此次教召也突顯部分問題。與此同時,俄烏戰爭未歇,其中烏軍使用屢創戰果的反裝甲、防空武器,如今也被輿論點名,我方後備軍人也應學習操作。

北部陸軍206旅、中部陸軍257旅步兵營、南部陸戰隊新訓中心後備旅,是國軍新制教召首批編成的3個單位。無論陸軍還是陸戰隊,14天訓期基本上就是專長鑑定、複訓、實彈射擊,再加上行軍課程,及最後階段實地進入守備位置,實施營級戰備演練,循序漸進。

至於後備部隊戰時任務為何?或這從報到地點及訓練範圍嗅出端倪。如206旅在桃園市蘆竹區山腳國小報到、257旅在彰化縣二林鎮周邊施訓;陸戰後備旅則在高雄林園周邊活動(似有協力守備左營軍港用意),上述地點距離海岸線都不遠,這代表後備部隊仍將以岸際防禦為核心。

-本文未完,本篇為風傳媒VIP文章-
加入風傳媒會員每月可免費閱讀3篇VIP文章
免費體驗一個月! VIP訂閱內容無限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