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二十大越來越接近,中國經濟卻接連爆雷。最令人矚目的包括:河南、安徽村鎮銀行40萬儲戶提不到錢,受害者上街抗議又遭警察暴打;接著中國預售屋爛尾樓的業主串聯,集體宣告停止向銀行繳納房貸。兩件事都透露出中國經濟底層出了嚴重問題,許多民眾受害,這些過去被當韭菜割的升斗小民,如今已忍受不了集體造反了。
河南村鎮銀行的問題曝露出中國金融監管大漏洞。村鎮銀行原本是在農村地區提供小額存放款服務的金融機構,這種生意利潤並不高、規模也不太大。河南民生村鎮銀行等業者就透過網路平台以較高利息跨省吸收存戶,很多外省民眾被高利息吸引,透過網路平台在這些村鎮銀行存款。去年北京大幅整頓平台經濟,禁止銀行透過第三方平台進行金融業務,這些村鎮銀行就發行自家的App讓存戶進行交易。
不料到了4月18日、19日,河南4 家、安徽2家村鎮銀行家先後通告稱,因「系統升級」暫停網路和手機銀行服務。之後整個線上交易一直停擺,40萬存戶近400億人民幣無法透過網路交易。許多在外地的存戶要趕去河南實體銀行提款、要求解決問題,卻發現「健康碼」被註記紅色,也被就是被登錄為可能染疫必須隔離。因此不能旅行移動,這個措施引起民眾高聲抗議後取消,鄭州市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疫情防控指揮部社會管控指導部部長馮獻彬也因此被撤職處分。到了7月10日數千名村鎮銀行的儲款戶到中國人民銀行鄭州分行外抗議,卻遭到警察和不明身分白衣人暴打。
駱駝祥子不拉車了
爛尾樓業主們在停貸告知書中引用老舍《駱駝祥子》中的句子:「駱駝祥子的錢被搶了,黃包車被砸了,自己還挨了一頓打。還不允許他喊疼,祥子連呻吟一聲都是錯誤的。」
出事的村鎮銀行背後投資者新財富集團負責人呂奕已逃到美國(翻拍自WPTV)
河南四家村鎮銀行背後的投資者有許昌市投資成立的許昌市投資集團,另外還有民營的新財富集團。今年五月中旬,中國銀保監會發布訊息稱:「新財富集團操縱河南、安徽5家村鎮銀行,通過內外勾結、利用協力廠商平臺以及資金掮客等方式非法吸收並佔有公眾資金,篡改原始業務資料,掩蓋非法行為。」新財富集團負責人是呂奕。今年二月銀監會副主席蔡鄂生因受賄被捕,呂奕也被傳喚調查,之後擁有塞浦魯斯國籍的呂奕就逃到美國。
7月10日流血衝突發生後,隔天銀監會宣布將墊付存款戶的存款以安人心。河南村鎮銀行事件是監管不周、官商勾結導致,看起來衝擊面有限,在銀監會宣布會墊付存款之後事件應會逐漸落幕。不過也有人擔心這不是個單一個案,中國各地還有許多類似新財富集團的案例,若一一爆雷影響面就會更深更廣,這對即將召開的二十大不是好消息。
(相關報導:
河南銀行逾千人示威:民眾控訴畢生積蓄領不回,遭不明人士暴力清場
|
更多文章
)
除了村鎮銀行的風暴,買到爛尾樓的民眾聯合宣告拒繳貸款的事件衝擊更大。據中國媒體估計,至少15個省分、 超過100個爛尾樓基地萬業主公告「強制停貸」。其中,鄭州市航空港區豫發白鷺源三期爛尾樓業主們在停貸告知書中引用老舍《駱駝祥子》中的句子:「駱駝祥子的錢被搶了,黃包車被砸了,自己還挨了一頓打。還不允許他喊疼,祥子連呻吟一聲都是錯誤的。」這些買到爛尾樓的業主說:「我們萬千祥子,要丟掉那些枷鎖,讓搶我們錢,砸我們車的人知道,祥子不再是那個任人宰割的羔羊。」許多人把「強制停貸」稱做「祥子不拉車了」,即使不繳房貸會影響這些業主的信用評價分數,但他們說:「當我們的生存都是問題的時候,當我們感到絕望的時候,徵信對於我們來說,也就是一個紙老虎,一個隨時可以扔到垃圾桶的枷鎖。」
劉鶴與韓正的爭論
那些全中國串聯要拒繳房貸的業主們,就是不滿他們按期繳房貸,但買的預售屋卻未見工程進展,建商安排幾個工人在工地上做做樣子,其實沒什麼在施工。
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為首的陣營認為,要讓地產開發商在運用收到的預售款時有更大的自由度。(美聯社)
今年四月間,英國《金融時報》(The Financial Times)報導一則獨家新聞,稱中國國務院會議中,高層官員對地產商資金運用規範的鬆緊出現爭議。去年房地產風暴發生後,中國地方政府規定開發商銷售收入只能用在完成這個專案上。以副總理劉鶴為首的陣營認為,要讓地產開發商在運用收到的預售款時有更大自由度,包括:用來購地,或用新項目的銷售收入來償還舊項目的欠款,否則地產持續不景氣將讓銀行呆帳飆升,整個金融產業都會受累陷入危機。而另兩位副總理韓正與胡春華則反對,他們認為對建商預售款要維持一定的限制。
劉鶴與韓正等人的爭議正說明中國沈疴難治的地產業面臨的兩難:限制地產商某項預售屋拿到的錢只能用在這個項目,比較可以保證該項目順利完工;但這也會讓建商資金調度更易捉襟見肘,一不小心軋不過來就傷及銀行,引爆所謂系統系危機 。而那些全中國串聯要拒繳房貸的業主們,就是不滿他們按期繳房貸,但買的預售屋卻未見工程進展,建商安排幾個工人在工地上做做樣子,其實沒什麼在施工──建商把預售屋取得的錢拿去填補別處資金缺口了。
中國官方嚴密封鎖停貸相關新聞,即使銀行業者稱停貸「總體風險可控」,中國銀保監日前也強調要千方百計「保交樓」。但這個事件牽扯到房地產業、銀行還有地方政府的財政,如果風暴再擴大,將難以收拾。
除了消費者 、建商以及銀行三方面都可能因停貸受傷,地方政府財政也會因房地產危機受傷。
土地財政不再風光
今年4月底,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命令為地方政府融資平台背書:「支援地方政府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依法合規保障融資平台公司合理融資需求。」
去年中國地產危機爆發,地方政府就被要求接手一些破產建商留下的爛攤子。地方政府若沒有資金也無法讓這些爛尾樓完工,他們也需要找財源。過去中國地方政府最擅長的「土地財政」就是靠賣土地輸血,如今地產業不景氣,「土地財政」難以為繼。據中國財政部的數據,2022年上半年,中國各級政府土地出讓收入比去年同期下降31.4%,至2兆4千億元人民幣;1-5月地方政府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1兆8千億人民幣,比年減28.7%。
中國各地方政府成立城投公司做為融資平台(播拍自網路)
地方政尋求資金的另一條途徑是透過融資平臺把樓盤抵押復工。以公司型態成立的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城投公司,英文簡稱LGFV)其實就是地方政府找錢的白手套,過去LGFV狂發債、大舉向銀行借款,中央政府為加強地方政府的財政紀律,下令整治城投公司。2014年,「剝離融資平臺政府融資職能」不讓LGFV發債,將原本LGFV已發行的短期債務產品轉換由地方政府發行期間較長期的債券。
但今年以來中國急於下猛藥救經濟、為年底二十大做好鋪陳,一方面允許地方政府發行大量專項公債,到六月底已發行3.45兆人民幣,並要求在8、9月使用完畢。更重要的是,今年4月底,中國人民銀行發布23條加大對受疫情影響行業金融支持的舉措中包括:「要合理購買地方政府債券,支援地方政府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支援地方政府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依法合規保障融資平台公司合理融資需求。」為LGFV這個地方政府籌資的白手套背書。
三個油桶綁在一起
經濟下行、房地產業、金融業與地方政府財政三者危機環環相扣,三者得相互救援;相對的,哪一個出問題就會把其他兩拖下水,甚至在二十大引爆人民群起抗爭。
過去中國經濟高速成長,土地財政欣欣向榮,中國地方財政赤字問題也會被蓋過了。(美聯社)
在中央政策背書下,原本已經龐大的地方政府財政赤字會再飆升。中國地方政府是否陷入財政危機,有不同看法。例如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教授沈淩認為,中國國債12年來雖然急速擴大了60%,但佔GDP的比例只有33%,遠遠低於美國的130%。所以中國還可以採用擴張性財政政策刺激景氣。但也人主張,中國隱藏性債務太高,例如上述城投公司的負債就沒出現在地方政府債務中。去年九月,高盛集團指出,截至2020年底,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債務總額,從 2013 年的 16 兆元人民幣,升至約 53 兆元,已超過中國國內生產毛額 (GDP) 的一半。
(相關報導:
河南銀行逾千人示威:民眾控訴畢生積蓄領不回,遭不明人士暴力清場
|
更多文章
)
過去中國經濟高速成長,土地財政欣欣向榮(雖然苦了土地被迫徵收的農民),中國地方財政赤字問題也被蓋過了;如今經濟下行、房地產業、金融業與地方政府財政,猶如綁在一起的三個火藥庫、汽油桶,三大危機環環相扣,三者得相互救援;相對的,哪一個出問題就會把其他兩拖下水,甚至在二十大引爆人民群起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