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英傑觀點:有感情、會賺錢、能守法—情理法兼顧加盟關係更緊密

加盟創業示意圖。(資料照,加盟創業展主辦單位提供)

連鎖組織是市場上通路發展常見的組織間關係之一種組織型態,也是服務業追求大量服務的重要組織成長策略。在全通路的網絡經濟社會裡,更是居於核心角色地位。一家優質的連鎖加盟事業價值鏈架構如圖所示,它驅動加盟創業機會,在總部健全資源營業支援下,加盟主得以安心專注於所在商圈內銷售推廣業務。連鎖總部與加盟主分工合作,秉持共存共榮的經營理念服務末端消費者。

近來,國內市場結構明顯產生質變,連鎖業者無論是總部或加盟主都面臨很大的競爭壓力,如何擴大及鞏固加盟市場優勢,提高再續約加盟意願、減少加盟主流失已成為各加盟事業發展的重要經營課題。

以下扼要統整主要詮釋構成連鎖組織的三大基礎理論。主要可以歸類分成,1.情感面的社會學基礎觀點,2.理性面的經濟學基礎觀點及3.法治面的契約法學基礎觀點。唯有洞悉連鎖加盟事業發展的這三大特質,有效建立專屬治理機制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加盟市場脫穎而出。

連鎖品牌加盟價值鏈。(作者提供)
連鎖品牌加盟價值鏈。(作者提供)

ㄧ、社會學基礎觀點

1. 社會交換理論(Social Exchange Theory)

 Homans(1958)強調人際互動過程中雙方參與者執行與對方有關的活動,且交換有價值的資源。在社會互動過程中,雙方就在交換報償,追求產生最大報酬卻少做懲罰的方案。參與的雙方只有在認為此一交換關係具有吸引力的情況下,才會繼續保持與對方互動。一般而言,大多數的社會交換行為會遵循下列原則:(1)社會行為是一連串的交換過程、(2)雙方會嘗試最大化其利得並最小化成本支出、(3)任何一方從他方得到利得時,會覺得未來有義務要回報。此社會交換理論可將其應用至個人、企業、非營利組織等領域。因此,社會交換理論足以說明加盟連鎖組織得以發展,是加盟總部和加盟主基於共存共榮的共同價值理念所建立起來的一種長久性組織間關係體系。因此,社會交換理論的信任(trust)及承諾(commitment)是社會交換理論中兩個重要核心的概念(Blau,1964)。

2. 關係行銷理論(Relationship Marketing Theory)

之後,Morgan and Hunt(1994)進一步發展提出關係行銷理論,根據他們對關係行銷所給予的定義:「關係行銷係指所有市場上的行為,主要在建立、發展、及維持成功的交換關係」。其亦將信任及承諾視為是構成關係行銷的關鍵中介變數。

由此得知,以社會交換理論與關係行銷理論共同來詮釋加盟連鎖的組織間關係特性,顯然有其相輔相成之效果。

二、經濟學基礎觀點

1. 交易成本理論(Transaction Cost Theory) (相關報導: 許英傑觀點:連鎖茶飲經營「中小企業參與全通路服務新契機」 更多文章

交易成本理論為Coase(1937)用來解釋市場中存在廠商的原因,是一種相對於生產成本的概念,其中包括:(1)資訊搜尋成本、(2)議價交涉成本、(3)契約成本、(4)監督執行成本及(5)心力成本等。由此可知,交易成本理論主要的核心概念,重視的並非是交易物品本身的價格,而是完成整體交易本身的過程,除了其原價格外,還須花費多少其他衍生成本與心力成本,才能夠完成交易活動,甚至確保其按照契約規定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