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政府社會局於中元節前夕,為愛護「好兄弟、好姊妹」,呼籲文化習俗中也要融入性別平等觀念,特別召集性平花木蘭種子,演出kuso爆笑的行動劇──《好姐妹中元節的一天》,期盼市民在過節之際,不要對男女有分別待遇。幫好兄弟準備香菸、檳榔的同時,也要幫好姐妹準備女性喜歡的物品,讓好兄弟好姐妹感受人間的溫暖和友善。
根據性別平等教育協會與女書店的調查,「女性不論已婚或未婚,名字都不會被寫入族譜」、「未婚女性往生只能住進姑娘廟」、「女兒出嫁時娘家要潑水」、「已婚的女兒大年初一不能回娘家」、「親人過世時,只能由男生執幡、主祭」是女性最難以忍受的5大習俗。習俗文化是漫漫歷史累積的慣習,長年深根蒂固。傳統社會以男性為尊,許多習俗具有貶抑女性之意。社會局於中元節前夕,為愛護「好兄弟、好姊妹」,呼籲文化習俗中也要融入性別平等觀念,舉辦「拜好兄弟,別忘好姐妹」充電記者會,特別召集性平花木蘭種子,演出kuso爆笑的行動劇──《好姐妹中元節的一天》。劇情內容為鬼門開後,好想回家看看的小倩,卻因沒有結婚進不了祠堂,而被族人排拒在外;僵屍幾百年來,也都跟在男主祭後面跳呀跳的,實在是看膩了。中元普渡,大家都拜好兄弟,好姐妹貞子一口都吃不到,餓得只能在地上爬。大家總說,中國人怕鬼,西洋人也怕鬼,可是鬼最怕人間的性別歧視,不溫暖、不友善的人間,讓好姐妹都不想回來了。社會局長古梓龍呼籲,女兒是我們的寶貝,不管結不結婚,都可以回自己的家。記者會中,積極呼籲文化習俗儀典要性平,與三位扮演「好姐妹」的性平花木蘭種子,共同揮舞著「性平」戰旗,倡導對女性友善的文化習俗之重視。 (相關報導: 就賣負能量!拆解全聯「鬼行銷」完勝術 | 更多文章 )
幫好兄弟備菸 也幫好姐妹擺心愛之物
古梓龍更進一步指出,性別平等攸關每個人的人權,「平等」,不僅是對人對事的態度,更是重情重理的品格。中元節以普渡眾生的博愛及慈善為宗旨,期盼市民在過節之際,不要有分別,幫好兄弟準備香菸、檳榔的同時,也可以幫好姐妹準備喜歡的物品,讓好兄弟好姐妹都能感受人間的溫暖和友善。同日下午以「習俗文化」為主軸,以三個工作坊探討習俗中的性平議題。透過〈祭祀禮儀中的性別觀點〉工作坊翻轉習俗舊思維;〈沒有嫁妝聘金,只有成家基金〉工作坊呼籲嫁娶不是買賣,用成家基金祝福新人;〈台灣女子,非常「好」!女人屐痕與文化研究〉工作坊則探討「女子」留下的歷史屐痕,了解過去、現在到未來,女性權益是如何「走」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