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台灣以前對芬普尼疏於管理,毒雞蛋風波其實比南韓、香港嚴重,而與歐洲等量齊觀。農用化學藥劑只要有一個國家使用,各國業者就會跟進。毒物汙染已全球化,現代政府必須耳聰目明。
8月15日,全台大停電,於是人們就談到溫室氣體大增,造成地球氣溫不斷增高,這是溫室氣體的汙染,台灣離氣溫到攝氏40度之日已不再遠。
毒蛋風暴從歐洲燒到亞洲
台灣大停電剛完,緊接著就是殺蟲劑芬普尼(Fipronil)汙染的毒雞蛋案在全球大爆發。除了台灣,受影響的國家地區包括歐洲的荷蘭、比利時、英國、法國、德國、盧森堡、羅馬尼亞、瑞典、瑞士等逾15個國家,還有亞洲的南韓及香港。
這是歐洲自2013年爆發馬肉混充牛豬肉醜聞以來,最大的食安事件,它的嚴重程度與1999年的戴奧辛蛋,以及更早的1986到98年的狂牛症,可謂互在伯仲之間。它們都是汙染中最嚴重的「除草劑」(herbicide)、「殺蟲劑」(pesticide, insecticide)、「殺真菌劑」(fungicide)、「殺鼠劑」(rodenticide)等的生物藥劑汙染。
為因應芬普尼汙染,歐盟主管衛生與食品安全的執委安德柳凱提斯(Vytenis Andriukaitis)遂宣布,9月26日將召開歐盟國家的部長及食品安全首長會議。南韓總統文在寅也在內閣會議中向人民道歉。由此看來,歐洲及南韓比起台灣來,它們是緊張多了。
上次我曾提到當代環境學者麥克尼爾(John R. McNeill)所寫的《陽光下的新鮮事:二十世紀環境史》(Something New Under the Sun: An Environmental History of the 20th-Century World),在書中他即指出,人類對環境的汙染是與時代的變化有關的。
最毒汙染源是殺蟲劑等農用藥劑
在第二次工業革命後,人類為了增加農業的生產力,主要靠金屬工業與肥料工業的發展為主,所以歐美在1875到1935年間,銅、鋁、鎘、汞等金屬元素的汙染增加了20倍以上。日本也是新興的金屬元素汙染嚴重地區,到了1984年,日本的鎘汙染使得10%稻田都種出有毒的鎘米。
到了後來,歐美接著發展汽車工業,1910年全球汽車不到100萬輛,到了30年已增加為5000萬輛,55年到了1億輛,85年上升到5億輛,95年達到7億7千萬輛。這個階段煉鐵的煤灰、汽車排氣的黑灰,以及仍使用有鉛汽油所排出的含鉛廢氣等,乃是最大的汙染源,酸雨早已全球化。
在20世紀20年代後,由於石化工業崛起,石化汙染遂成為最大的新汙染源,歐美加俄是最大的石化汙染地區。 (相關報導: 關於蛋,你知道得太少了!毒物專家公開吃蛋要訣,茶葉蛋黃是灰色原來是因為… | 更多文章 )
早期的汙染專家、美國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教授根克爾(James E. Gunckel)在他編寫的教材《植物科學的當今課題》(Current Topics in Plant Science)就指出,到了1966年,全球最新最毒的汙染源乃是殺蟲劑、殺草劑、殺鼠劑等石化工業的衍生物,此時即達10億磅以上,平均每一英畝會噴4磅這些藥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