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居台灣的韓國大叔看2016選舉:我很羨慕台灣,在韓國很難找到這樣的政治人物...

蔡英文是繼韓國朴槿惠之後,東亞第二位民選的女性總統及臺灣歷史上首位女性總統(蔡英文官方臉書)

2016年1月16日,是台灣歷史上新的一頁。國民黨的蔣中正在1949年敗給中國毛澤東之後,在2016年再次敗給反對國民黨的台灣民眾。

蔡英文當選晚上
2016年1月16日選舉結果,台灣再度政黨輪替(蔡英文官方臉書)

在這次台灣大選之後,不僅是誕生了台灣第一位女性總統、政權再次交替,似乎像是永遠屬於國民黨的立法院主位,也在一夕之間失去了。在2000年時,民進黨雖取下總統大位,但當時立法院仍是國民黨占多數。

我是韓國人

身為韓國人,我很關心台灣的總統大選,並將我所感受與想法寫下,這僅僅是我個人的想法,「沒有投票權的外國人也關心台灣的政治啊!」希望各位是如此看待。韓國也如同台灣一樣,曾受日本統治,我的爺爺、奶奶都曾受日本統治,並經歷過韓戰,尤其是我的外祖父母為了避難,從北韓來到了南韓,是所謂的離散家屬。外祖父以南韓軍身分參與韓戰,並幸運地平安回來。他們盼著,若南北能統一的話,想在離開人世之前回去故鄉一次也好,而現在,他們已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這個願望也不得圓滿。他們是在日治時期出生,看著1945年大韓民國政府建立、經歷1950年韓戰,並養育了韓國的現代發展,是活生生的近代歷史教科書。因為如此,我從小開始就被教導「民主主義」有多麼珍貴。韓國和台灣的近代史有許多共同點,其中,若要選出最大的共同點,大概是自由民主吧?現在來台灣已經超過五年,不過,我仍無法精準定義台灣到底是什麼。住在台灣之後,開始在政治、社會、經濟,及文化等方面產生興趣,四年前總統大選時,我的中文還不太好,聽到候選人要來台南造勢,便想跟著去看看他們、跟他們握手,即使我並沒有投票權,但至少在我喜歡的台灣將舉行總統大選,我無法不去關心到底誰出馬參選,也非常好奇這些候選人提出怎樣的政策來和人民溝通。因為我是在韓國,在「民主主義」這個名字之下接受教育而成長的。看見台灣政治與社會

2012年1月14日大選當時,馬英九以689萬票連任,在我記憶中,蔡英文大約差了八十萬票,差點獲得勝利。就以當時來說,台灣的人們對於政治是完全的二分法,不是藍就是綠,而人們對於候選人宋楚瑜,有著強烈「台灣省」的這個形象。看到非常可惜地落敗的候選人蔡英文,選擇蔡英文的台灣人也應該非常心痛,但她自己應該更加難過吧?我邊這樣想著邊看電視,蔡英文發表著感人的演說,即使是中文還不流利的我也能聽懂,她所展現出的面貌,和我在韓國所見的政治人物完全不同,讓我當時非常驚訝,她讓我拋棄了過去對於政治人物的刻板印象。

從那刻起,我便開始關注蔡英文了。雖然中文還不太好,但邊看著關於她的報導邊查字典,努力理解內容,當然,對於國民黨也是如此,我獨自思考著,在馬英九連任之後,到底誰會出馬參選下任總統?

之後,隨著馬政府的民意不斷下滑,新的模式就登場了。因為需要新的面孔、需要能夠在台灣社會出聲的人,也就是所謂的英雄。而我的預測無誤,318運動爆發,當時我看見了兩個人,正是林飛帆與這次當選的黃國昌。 (相關報導: 蔡英文的英文班:那年民進黨又窮又慘,黨主席卻帶著50萬支票到埔里教英文... 更多文章

在318運動(又稱太陽花學運)之後,我覺得台灣改變了,真的變了。在此之前,人們即使有不滿也只是在PTT上當個鄉民,現在的社會則是團結在一起,將自己的意見表現出來,現在的社會,是如果有什麼不公不義,人民會一同站出、一同發聲,這是一個民主社會上再當然不過的事,雖然那些掌握權力的人們說這是反社會的行動,但這些是共產主義社會中,永遠不會擁有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