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好文:我們都應該是女性主義者

疫情讓約會儀式摻進很多複雜變因。(iStock)

0312週報


午安,親愛的讀者們,妳印象中的印度是什麼樣子呢?這個廣大的國度有著凌亂的活力,有其黑暗之處,但也吸引著無數人神往。

走走明天將邀請長居印度的索那瑜,分享印度市井生活的可愛一面,別錯過了唷!


[一周好文]是世界走走每日報周末版
每周分享全球各地的優質文章
補足一星期的知識元氣 
請付費訂閱,成為我們的夥伴,與全球各地的女性一起走走。

【台灣】「戰地政務」解除30年

1956年,金門、馬祖實施戰地政務實驗辦法,此後長達38年採取軍民合治,島嶼上人人都成為反共要塞的兵力。戰地政務在1992年退場之後,兩岸衝突化明為暗,夾在中間的金馬居民也面臨兩面不是人的處境,台灣其他地區的社會大眾也鮮少了解他們的心聲,今年是戰地政務解除30周年,一起聽聽這段深植在金門居民生命的經驗。

(取自歪腦內文)
(取自歪腦內文)

【中國】兩會記要

2022年中國兩會於3月5日至11日召開,是每年一窺官方政策方向的時機,吸引全世界政媒密切觀察。而在大國外交與疫情防控之外,中國社會問題近來也愈來愈受外界關注。此文整理兩會中的六大社會民生面向,都是影響甚鉅、需要持續挖掘的重要議題。

2022年中國兩會。(新華社)
2022年中國兩會。(新華社)

【香港】感受命運共同體

正在台灣政治大學社會系擔任客座教授的陳健民,因為發動2014佔領中環運動而入獄,鐵窗生活落在2019至2020年間,但並未停止與窗外的「反送中」互動。而來到台灣的他,在綠島白色恐怖政治監獄看見囹圄時光,又在大學講堂的年輕人,台灣與香港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命運,似乎也交疊在陳健民溫和的身影上。

陳健民。(取自陳健民臉書)
陳健民。(取自陳健民臉書)

【Herstory】揭發N號房的她

南韓大選落幕,保守派「國民力量」的候選人尹錫悅勝出,背後最受矚目的社會因素就是南韓女性主義衝撞體制與厭女群眾的反撲,2019年爆發的「N號房事件」正是女性反抗力量的一次火山噴發。台灣獨立記者楊虔豪採訪踢爆N號房、年僅26歲的前記者朴志玹投身政治的想法,我們也得以在令人沮喪的南韓政壇中,找到屬於女性的一絲光芒。

南韓偷拍問題猖獗,超過2萬名女性在2018年6月走上首爾街頭抗議。(AP)
南韓偷拍問題猖獗,超過2萬名女性在2018年6月走上首爾街頭抗議。(AP)

【一個點子的誕生】男性避孕裝置

想到避孕方式,你的腦海裡有幾種選項?除了保險套與結紮之外,避孕藥、避孕環、避孕貼片、宮內避孕器等等,帶來避孕、經期調節等好處,但也常伴隨憂鬱、體重上升、噁心等副作用,最重要的是——它們都僅限使用在女性身上。現在有個創新的發明可能顛覆現況,若有一天也能由男性負起定時使用藥物避孕的責任,讀者們會不會樂見其成?

【社群熱議】限用衛生棉

台灣政黨時代力量在3月8日召開記者會,以環保為主旨提倡減少女性的拋棄式衛生棉使用量,除了建議補助環保月經用品,還談及以政策「限用衛生棉」的可能性,立刻引起女性網友反彈。V太太此文清晰指出,為何看似出發點良善的一席發言,隱含了將經期(與伴隨的垃圾量)歸咎於女性身上的謬誤。 (相關報導: 南韓體壇的逆權女孩:從教練虐待、體制漠視、厭女霸凌中生還,她們結伴同行 更多文章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