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選手那麼多,為何郭婞淳最讓台灣人動容?原來她背後有這些感人的故事

郭婞淳於世大運舉重挺舉以142公斤創下世界紀錄勇奪金牌,這一幕讓全台灣人民感動不已。(圖/取自總統蔡英文臉書)

「我不清楚台灣需要什麼,但我知道台灣需要我們做些什麼。」郭婞淳曾這麼說。2017年世大運,郭婞淳舉出破世界紀錄的優異成績獲得金牌,她的正面能量捍衛了台灣主場!

(圖/,想想論壇提供)
郭婞淳挺舉破世界紀錄,奪得金牌。(圖/取自Taipei 2017 Universiade - 世大運臉書,想想論壇提供)

郭婞淳破世界紀錄在台灣鄉親父老面前舉出金牌,讓台灣人熱血沸騰!

「I AM WITH KUO ! WE ARE WITH KUO!」全台灣人都在為婞淳屏息、加油與吶喊!遠在宜蘭的羅東聖母醫院和澎湖惠民醫院的,也緊盯著賽事,為「聖母寶寶」郭婞淳加油!

婞淳「一舉成名天下知」,網友感動大讚是台灣「神力女超人」!更感動的是,「婞淳」的名字,非常特別,原來是有一段典故的......

「台灣英雄」郭婞淳,在距今23年前的冬天誕生。那年是1993年,婞淳的母親早年在宜蘭工作,因此就在羅東聖母醫院生產。然而,婞淳出生時體重過輕又有臍帶繞頸,還好有聖母醫院醫護人員悉心照料,終於得以「倖存」活下來。

母親就將這位得來不易的「聖母寶寶」取名為「婞淳」。

(圖/,想想論壇提供)
羅東聖母醫院全院醫護人員在世大運賽前為婞淳加油!(圖/取自羅東聖母醫院臉書,想想論壇提供)

小小婞淳,就這麼和聖母醫院有了綿延久長的情緣。在羅東出生後,阿美族女孩婞淳在台東長大。

「從那時候開始,我就好喜歡運動!」從小對運動十分熱愛,她原本最喜歡田徑,只是為了訓練需要,練習舉重,卻沒想到,人生總是充滿意外,因為一次教練「順便」幫她報名舉重比賽,卻一舉摘金,從此展開婞淳的「舉重人生」。

婞淳小時候家裡環境並不好,國中之後靠著體育拿獎學金,她就再也沒拿過家裡一分錢。婞淳的舉重之路一路順遂,2013年更是登峰造極,幾乎包辦各大賽事金牌,眼看2014年亞運也可順利摘金。

孰料,就在距離仁川亞運不到2個月時,婞淳在一次訓練中,右手突然手滑,140公斤的槓片瞬間重力加速度壓在她的右大腿上,那一剎那,她只想到:「完蛋了,亞運怎麼辦!」

這次意外使得她右大腿外側肌肉斷了70%,一般人可能早就放棄了;婞淳卻怎麼都不願意放棄。這次意外斷了肌肉,還好骨頭沒有傷到。婞淳坐了將近一個月的輪椅,輪椅上的她用不同的高度思考人生,她相信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她更努力地配合治療以及復健。

2個月後亞運登場,外界認為可能因傷退賽的郭婞淳奇蹟復出,最後雖未奪牌,卻也取得第4名的優異成績。

「不管怎麼樣,我終究得克服。」婞淳繼續努力,在教練指導下,她克服一切困難,順利從傷痛中再站起來,並逐步把體能狀況調整到最顛峰。

(圖/,想想論壇提供)
2016年里約奧運,婞淳獲得銅牌。(圖/作者翻攝自YouTube,想想論壇提供)

「人美,心更美!」是很多人對婞淳的印象。她受到陳樹菊阿嬤很大的啟發,婞淳認為:「靠賣菜都能幫助那麼多人,我就想,我也要靠自己的能力回饋社會,只希望可以幫助更多人。」

2015年的某一天,羅東聖母醫院接到一通想要「捐贈救護車」給醫院的「愛心電話」,是婞淳拜託教練打的。醫院承辦人員好奇問為什麼選擇聖母醫院?原來是,婞淳是在聖母醫院出生的「聖母寶寶」,她很感謝,當初醫護人員的細心照顧,她才能夠「倖存」活下來。

23年前出生的「聖母寶寶」,在舉重界發光發熱了,卻沒有忘記23年前的「救命恩人」! (相關報導: 台灣人都該認識的郭婞淳!一舉突破世界記錄,還做過比奪金更偉大的事… 更多文章

聖母醫院募款中心主任李麗秋接到這通「愛心電話」,即表示因為羅東聖母救護車還在使用期限,「是否可以捐給同屬天主教靈醫會的澎湖馬公惠民醫院?」婞淳接受提議,匯款150萬元,購置全新的救護車給惠民醫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