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5天15輪投票,美國新一屆(第118屆)聯邦眾議員當選人終於選出共和黨籍的加州聯邦眾議員麥卡錫為新任眾議院議長。這個職位是美國總統第二順位繼承人(僅次於副總統),而且掌控眾議院議程與重要人事,堪稱位高權重。不過麥卡錫在爭取大位過程中,一再對黨內極右派讓步,加上兩大黨嚴重對立、共和黨內嚴重分裂,他未來恐怕會是美國近代最「弱勢」的眾議院議長。
麥卡錫(Kevin McCarthy)長期擔任眾議院共和黨領導人,屬於黨內溫和派(建制派),去年期中選舉率共和黨奪回眾議院多數黨地位,本應順理成章更上層樓,但是在1月3日開始的議長票選過程中,遭到自家黨內一小撮極右派強力杯葛,前14輪投票都無法跨越(有效票)過半數門檻。麥卡錫被迫一再讓步,總算在第15輪投票登頂成功。
自家共和黨內一小撮極右派強力杯葛
7日凌晨最後投票結果:麥卡錫拿到216票,民主黨籍紐約州眾議院傑佛瑞(Hakeem Jeffries)212票。另外有6名眾議員投下廢票(vote present),清一色都是共和黨極右派,但因為投的是「廢票」(而非支持其他候選人),不被計入有效票,麥卡錫因此過關。
眾議院議長上一回如此「難產」,發生在1859年12月至1860年2月,南北戰爭(American Civil War)爆發前夕,當時的美國第36屆眾議院花了59天、44輪投票才選出議長。此外,1923年的第68屆眾議院也歷經9輪投票才選出議長,但只花了3天時間。百年來另外50多次議長選舉,全都是由多數黨在一輪投票解決。
美國聯邦眾議院435席,目前維吉尼亞州有1席出缺(眾議員當選人過世),將在2月進行補選。隨著麥卡錫當選議長,全體議員將宣誓就職,各委員會人事將一一敲定,第118屆國會正式展開運作。

麥卡錫善於協調溝通、廣結善緣,與川普關係密切
與聯邦眾議院的議長選舉風波相較,聯邦參議院可謂風平浪靜,1月3日展開新會期,民主黨蟬連多數黨,領袖仍是紐約州參議員舒默(Chuck Schumer),共和黨(少數黨)則由肯塔基州參議員麥康奈爾(Mitch McConnell)繼續領導,兩黨連黨鞭都沒換人。
麥卡錫將在本月底渡過58歲生日,出身加州貝克斯非(Bakersfield)一個愛爾蘭裔民主黨家庭,但就讀加州州立大學貝克斯非分校(CSUB)期間加入共和黨,2002年當選加州的州眾議員,2006年進軍聯邦眾議院,並在黨內迅速竄升,從副黨鞭、黨鞭到眾議院多數黨領袖,2015年首度挑戰議長大位失敗,2019年之後擔任眾議院少數黨領袖。
麥卡錫善於協調溝通、廣結善緣,選舉募款能力尤其為人稱道,雖然屬於黨內溫和派,但與美國極右派最高領袖、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關係密切,這次競逐議長也得到川普背書。
做為美國聯邦眾議院歷來第55位議長,麥卡錫接下傳奇女性政治家裴洛西(Nancy Pelosi)的議事槌,領導能力是否能夠比美則有待觀察。裴洛西去年8月以議長身分高調訪問臺灣,引發中國強烈抗議與大規模實彈軍事演習;麥卡錫先前曾表明他當選議長之後也會訪問臺灣,如今是否、何時兌現承諾則同樣有待觀察。
新國會將對中國採取強硬政策
麥卡錫在當選後表示,共和黨掌控的眾議院將強硬應對來自北京的挑戰,「在中國共產黨問題上,我們將成立一個跨黨派的中國事務專責委員會,研究如何將數十萬個流失到中國的工作機會帶回來,贏得這場與中國的經濟競爭。」威斯康辛州共和黨眾議員加拉格爾(Mike Gallagher)將成該委員會首任主席。
在台灣議題上,麥卡錫呼籲強化美國和台灣之間的合作。去年7月,他邀請台灣駐美代表蕭美琴參加眾議院中國工作組圓桌會議,並表示:「國會必須持續採取行動,不只是遏制共產中國,還要強化我們與台灣的聯繫,增加對台軍售、提供台灣適當的武器抵禦中共、允許台灣參加環太軍演等訓練、允許台灣在美國展示其國家主權的象徵、增加商貿連結。」 (相關報導: 揪衣領、扯項鍊、撂倒在狗碗上!英媒獨家取得哈利王子新書內容,揭露威廉對親弟動粗內幕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