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2023展望: 輪值G7議長國,鞏固自由陣營關係

(德國之聲)

日本在進入2023年後,持續將外交與防衛強化等納入優先課題。首相岸田文雄除了將造訪歐美各國外,也將展現身為G7議長國的決心,與美國總統拜登的會談,更是象徵日本在東亞作為自由陣營的基石角色。

「或許對身為議長國相比,這(美日)是更有重要意義的會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1月4日前往中部三重縣的伊勢神宮進行新年參拜後,召開記者會表達將於13日於華盛頓與美國總統拜登進行會談,目標在強化美日同盟外,也將就防衛、資訊、經濟等交換各種意見。岸田也於記者會上強調美日領袖會見的重要。

與此同時,包括日美兩國的外交部長與國防部長層級會議的「2+2會談」也將於11日召開,針對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台海局勢與北韓發射彈道飛彈等議題進行近一步磋商。國防部長層級則是會再另外單獨舉辦會談,顯現當下日本對於國防政策的看重。這也是繼2021年5月後,兩國領袖再度當面會談。

G7議長國的主動性

日本今年作為七大工業國峰會G7的主辦國,從年初起岸田文雄就開始展開一連串的訪問行程。除了美國外,岸田還將先依序訪問法國、義大利、英國與加拿大,除了鞏固G7成員國間的信任外,也採取相對主動的態勢。特別是G7主辦城市廣島,除了是岸田的故鄉外,也是核武受害城市,屆時訴求「無核武」理念將更明確。

此外,日本也從開春1月起的兩年間,將擔任聯合國安理會的非常任理事國。睽違6年再度擔任此要職,日本也將在安理會的改革上作出更多訴求。除了「基於國際法支配的秩序」外,外務大臣林芳正也預計在12日前往紐約的聯合國總部,就此議題討論俄羅斯侵略下始終停滯不前的安理會機制,可說今年是展現「岸田外交」的重點時刻。

在中俄間的平衡性

然而,相較之下,日本對於鄰近的中國與俄國的嫌隙則是持續加深。外相林芳正原先預計於2022年12月底造訪北京會見當時外交部長王毅,但後來行程遭到更動,林芳正先去歐美等國拜會後,才會預計於1月底前往北京。不久後,王毅職位遭到更動,由新部長秦剛上任,兩人何時會面,至今仍未定案。

先前中日兩國在2019年,習近平與時任首相安倍晉三在大阪G20峰會見面後,直到2022年11月17日,才在泰國曼谷進行面對面會談。兩方雖然持續同意「構築安定關係」,但岸田也就中國海警船在釣魚台附近海域的活動、以及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時在沖繩與那國島經濟海域試射飛彈等表達深刻憂慮。

中日兩國雖然協調設置熱線電話、定期舉辦外長與防長「2+2會談」等,但在目前局勢下,雙方都還未達成一定信任,日本在美中間如何取得平衡成為一大困難。

而在俄羅斯侵略烏克蘭下,日本也與自由陣營國家對俄祭出制裁,並且持續援助烏克蘭各項物資。烏克蘭不僅對此大為感激外,​​烏國總統辦公室主任葉爾馬克,甚至還在1月4日會見日本駐烏大使松田邦紀時,親自邀請岸田文雄訪烏。 (相關報導: 台灣會變成「亞洲的烏克蘭」嗎?《經濟學人》2023這麼看 更多文章

反之,日本與俄羅斯關係則是陷入冷凍,除了俄國軍艦與軍機開始頻繁穿梭位於北海道南方的津輕海峽外,也開始與中國開始聯合軍演。而過去一度要簽署協議,分階段和平轉讓的北海道北方四島領土問題,俄國外交副部長魯丹科,在3日接受塔斯通訊社採訪時,更直言日本是「非友好國」,已不可能談和平協議,兩國關係持續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