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專屬文章 國防自主重新盤整!玉山艦、塔江艦、成功艦秀肌肉 海上新興戰力曝光

總統蔡英文任內力推「國防自主」,國艦國造成為其中重要一環,其中如海軍兩棲船塢運輸艦「玉山艦」、高效能後續艦首艘「塔江艦」(見圖),及海巡署安平級巡防艦第二艘「成功艦」,都是極具代表性的海上新興戰力。(資料照,蘇仲泓攝)

總統蔡英文2016年上任以來,力行「國防自主」政策,甚至啟用中科院出身的張冠群出任國防部軍備副部長,一時間,國防產業發展似來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直至近日,國防部發布新任參謀總長等高階人事命令,國軍上將罕見大搬風,張冠群卸職改調總統府戰略顧問閒差「養老」,至此,國防自主時代進入重新盤點期。

雖國防各案進度快慢不一,但其中仍有表現良好、照節奏(甚至超前)進行者,例如海軍兩棲船塢運輸艦「玉山艦」、高效能後續艦首艘「塔江艦」,以及海巡署安平級巡防艦第二艘「成功艦」,都是近期具代表性的海上新興戰力。在各艦陸續下水、交船之際,海軍和海巡在戰術或任務型態上開始出現轉變(或更為明確),但同時挑戰也伴隨而來。

20210709-總統蔡英文2016年上任後,大力推動國防自主政策,期間更拔擢中科院出身的張冠群(右)出任國防部軍備副部長;惟日前國防部一波上將人事異動,張改調總統府戰略顧問,局勢似有重新檢討國防自主案進度之勢。(總統府提供)
總統蔡英文2016年上任後,大力推動國防自主政策,期間更拔擢中科院出身的張冠群(右)出任國防部軍備副部長;惟日前國防部一波上將人事異動,張改調總統府戰略顧問,局勢似有重新檢討國防自主案進度之勢。(總統府提供)

兩棲船塢運輸艦強化登陸能量 外島規復作戰仍是難題

兩棲船塢運輸艦用於汰換現役老舊的船塢運輸艦,已於今年4月下水的「玉山艦」,預計明年就能交船,因碩大艦身加上匿蹤外型,最初一亮相即吸引外界目光。兩棲船塢運輸艦的最大用途是執行兩棲登陸作戰,由於具強大載運能量,可裝載AAV7兩棲突擊車9輛、LCU通用登陸艇1艘、LCM機械登陸艇4艘、悍馬車7輛;同時也可搭載如全副武裝士兵,或執行物資運補、人道救援等任務。相較主力艦僅能執行作戰任務,兩棲船塢運輸艦平時、戰時都用得到,確實符合當前趨勢和效益。

就實務面言,在國軍整體採守勢思維多年後的今天,海軍陸戰隊要遂行大規模兩棲登陸的可能性已微乎其微,儘管陸戰隊始終保有相關訓練,但使用機會確實不高;尋水路搶灘救災,反而更務實,一旦災區面臨聯外道路中斷,這樣的方式或有機會派上用場。

20210709-海軍兩棲登陸運輸艦用於汰換現役老舊的登陸運輸艦,對我軍遂行兩棲登陸起到戰力提升作用。而首艘兩棲登陸運輸艦「玉山艦」已於今年4月下水,預計明年就能交船。(取自軍聞社)
海軍兩棲登陸運輸艦用於汰換現役老舊的登陸運輸艦,對我軍遂行兩棲登陸起到戰力提升作用。而首艘兩棲登陸運輸艦「玉山艦」已於今年4月下水,預計明年就能交船。(取自軍聞社)

然而,隨著國際情勢變化,特別是在南海地區,近年由我實質掌控的超遠外島東沙和南沙,如果遭敵攻占,該如何有效規復一直都是輿論熱議話題。在軍方目前備有的應變計畫,內容涵蓋派遣空降部隊空跳奪回,或陸戰隊以兩棲登陸方式收復,玉山艦之於後者而言,自然成為戰力加成的要項;且兩棲船塢運輸艦更新,艦載火力亦較舊艦強大,確實讓任務執行邏輯更合理。

但值得注意的是,當應變計畫開始執行,就不再只是兩棲船塢運輸艦自己的問題,如在航行數百甚至上千公里過程中,有無充足海空掩護推進至足夠近位置,進而掩護突擊車或登陸艇下放運動,並持續留在周邊海空域待命,實則已非單一軍種能夠完成。兩棲船塢運輸艦雖能提升我方執行兩棲登陸的能力,但國軍要徹底完成規復,現階段恐尚有不足。 (相關報導: 你會讀到「鬼校」嗎?過半私立高中職5都管,瀕危審議機制仍未啟動 更多文章

微型飛彈突擊艇人去政息 高效能後續艦有望延續

在高效能後續艦部分,「塔江艦」外型承襲自目前唯一一艘沱江級飛彈巡邏艦「沱江艦」的穿浪雙船體設計,但因排水量增加,後續艦較原艦更大,加上細部差異,基本上已和沱江有所區隔。無論前後代,均被視為海軍建構不對稱戰力的代表性品項,因其火力和航速相當驚人,若能充分發揮、多艦齊發,預期將能重創敵主力艦或大型水面目標甚鉅。而沱江問世之初即因搭載雄風反艦飛彈聞名,「塔江艦」則在反艦基礎上,進一步增設防空飛彈,使攻防兩端戰力再提升至少一個檔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