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新新聞》暗嗆賴清德的網紅王浩宇 12年前怎麼開設「我是中壢人」累積網路聲量

王浩宇在2011年開設的「我是中壢人」臉書粉專,為他自己累積了不小的政治資本。(資料照,顏麟宇攝)
為什麼我們要回顧這篇報導

「網紅民進黨員」王浩宇,因為暗指副總統、前台南市長賴清德應該為目前台南的政治亂象負責,再度成為媒體焦點。

很多人都以為王浩宇是從臉書粉絲團「我是中壢人」經營開始累積自己在網路和政治圈的名聲,不過從這篇2012年的報導來看,王浩宇早在2005年,還在念高一時,就在網路上成立學生反髮禁協會,3個月時間串連12萬人,還讓當時的教育部長杜正勝親自出來面對──儘管有人質疑任職會長不到3個月的他,對整個活動的到底有多大影響力,但可以肯定的是這位網路原住民,確實是將網路操作帶入政界的代表人物之一。

王浩宇以地方型粉專「我是中壢人」成功選上桃園市議員,可說是以虛(網路聲量)化實(選票)的典範操作,但網路的特性就是很難精確地「在地化」,當王浩宇漸漸地獲得其他區域的聲量,開始追求全國性的流量之後,「人設」也跟著變化。

回顧王浩宇崛起之初的樣貌,可以帶給我們對於網紅從政的未來性有更多的思考方向。(新新聞編輯部)

在臉書上的非營利城市型粉絲團中,「我是中壢人」是經營最成功的一個。中壢有37萬人口,「我是中壢人」粉絲團卻有將近12萬人按讚,且近8成是中壢人。每1篇發文至少有6、7萬人點閱,遠比許多媒體的新聞點閱人數還多。在10月號《數位時代》更評選為台灣百大粉絲團第8名,只落後「海賊王驚點語錄」、「五月天阿信」、「蔡阿嘎一起愛台灣學台語」等名人經營的粉絲團。

非營利社團罕見的專業!

「我是中壢人」之所以會有這樣的高人氣,除了有經營粉絲團的專業技巧,更重要的還是真正關心在地事務。從2011年3月成立開始,大到公共性事務,小到找貓找狗,「我是中壢人」都管。

像是2011年10月,「我是中壢人」就發起「一人一通,團結對抗惡司機!改善中壢計程車生態!」的活動,檢舉不跳表、亂喊價的計程車司機;之後也響應綠黨發起的「向觀音煉油廠說No,萬人連署行動」;尋人、尋物啟事更是重要版務工作,「我是中壢人」曾經統計,到今年4月,已經找到12隻走失的狗、8個離家出走的孩子、6個不見的錢包、4串鑰匙、2位走失的老人、1台被竊的機車和1個偷竊犯人。連7月1位蔡英文的粉絲所養的寵物鴨(取名蔡妹妹)都是透過「我是中壢人」粉絲團幫忙找到的,可以說「我是中壢人」已成為中壢人不可或缺的好幫手。

桃園市今(17)日發生嚴重的火警,位於中壢區的豐泰倫泰廠因不明原因起火,除了火勢猛烈之外,大量黑煙也散布在天空。(取自我是中壢人臉書)
桃園市中壢區的豐泰倫泰廠火災發生時,「我是中壢人」臉書粉專第一時間做了報導。(取自我是中壢人臉書)

其實「我是中壢人」的創團團長王浩宇早就有在網路集結人氣的經驗。2005年4月,他在雅虎家族成立中華民國學生反髮禁協會,3個月就串連12萬人,並與當時的教育部長杜正勝坐下來討論廢除髮禁問題,得到廢除髮禁的承諾。高中畢業之後,他到美國大學念網路行銷,對行銷語言瞭若指掌,因此,他的粉絲團經營也就帶有非營利性社團罕見的專業氣息。 (相關報導: 少子化首度衝擊公立大學 25科系註冊率赫然腰斬 更多文章

關心市政服務粉絲,自掏腰包宣傳

問起何以會創立這個非營利性的地方社團,王浩宇提到,創立時國外正好流行占領華爾街運動,在美國冒出很多在地社群,這些社群會幫忙監督市政。而看到台灣「我是××人」這類的粉絲團都很商業化,多貼上廣告訊息,跟在地有關的連結甚少,「我想跳脫商業應用的範疇,不要每天只貼廣告,是不是可以同時關心市政?」基於這樣的理念,成立了「我是中壢人」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