瘧疾、愛滋病和癌症,是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世界三大死亡疾病的人類大敵。在青蒿素問世和推廣前,全世界每年約有4億人次感染瘧疾,至少有100萬人死於此病。屠呦呦從中藥分離得到抗瘧單體「青蒿素」,並成為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抗瘧疾標準療法後,使得數億人免於瘧疾之苦,這也是屠呦呦長期作為一名受人訕笑的「三無科學家」,卻仍能得到諾貝爾醫學獎肯定的原因。

瘧疾是一種蚊媒病,寄生蟲瘧原蟲會透過瘧蚊叮咬從蚊子的唾液中傳入至人類的血液中,接著瘧原蟲會隨血液移動至肝臟,在肝臟細胞中發育成熟及繁殖。嚴重的病患可能會引發黃疸、癲癇、昏迷或死亡。這些症狀通常在被蚊子叮咬後10到15天內開始出現。有些重症瘧疾可能進展快速,患者可能會在數小時或數天內死亡。

瘧疾普遍存在於熱帶及亞熱帶地區,主要流行地區包括非洲中部、南亞、東南亞及南美北部的熱帶地區。瘧疾的感染與死亡者主要集中在相對貧窮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不過很多染病者最終死亡, 只是因為他們用不起昂貴的傳統抗瘧藥物。世衛組織認為,青蒿素聯合療法是目前治療瘧疾最有效的手段,也是抵抗瘧疾耐藥性效果最好的藥物,在瘧疾重災區非洲,青蒿素已經拯救了上百萬生命。

根據世衛組織的統計,自2000年起,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約2.4億人口受益於青蒿素聯合療法,約150萬人 因該療法避免了瘧疾導致的死亡。 直到1920年代,奎寧都是主要的抗瘧藥。隨後其他藥物陸續開發出來,40年代氯喹取代奎寧用於治療瘧疾,如今最有效的療法是青蒿素配合其他抗瘧藥一起服用(稱為青蒿素聯合療法,簡稱ACT),可以減輕對單一藥物的抗藥性。

中國醫生蕭波曾用青蒿素治好了時任迦納總統的傑里·羅林斯的夫人。 說起青蒿素的療效,蕭波說,最令他難忘的是一個十四五歲的當地女孩。「這個孩子得了惡性瘧疾,治療了一周還是不行,已經呼吸困難了,家長帶著女孩連夜到我診所,用了青蒿素,第二天就神志清醒了。」 (相關報導: 2015諾貝爾醫學獎》「呦呦鹿鳴,食野之苹」 以青蒿素獲獎的屠呦呦 | 更多文章 )

青蒿素藥品除了治療瘧疾見效快、副作用小,治癒瘧疾的效果極佳。更重要的是,青蒿素的價格較奎寧低,而且使用方便,但青蒿素的價格還是許多窮困民眾無力負擔。辛巴威衛生部表示,該國2010年起進行一項長達4年的追蹤調查,發現服用青蒿素抗瘧藥物的瘧疾患者治愈率高達97%,辛巴威在本世紀初的瘧疾患病率為15%,到2013年已下降為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