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於3日新增1例日本腦炎病例,為今年確診的第4例個案,桃市衛生局疫調後發現:大溪區56歲女性,7月26日開始有發燒、頭痛症狀,7月29日仍未改善,並開始出現口齒不清,雙手顫抖症狀,隔天早上前往台北某醫院急診室就醫並於當日住院治療,因個案持續有腦膜炎及腦炎症狀,醫院於7月31日通報日本腦炎,並經檢驗確診。目前病患意識清醒可下床活動,仍在醫院治療觀察中。衛生局評估個案於潛伏期間雖然於7月21日至24日曾至花東旅遊,但是多數時間均於居家活動,且因住家附近有水稻田、灌溉溝渠及1個大型鴿舍等高風險環境,不排除個案係於住家附近活動時遭受感染,目前相關接觸者皆無疑似症狀。
衛生局已於3日完成個案住家附近高風險地點調查,針對個案住宅附近鴿舍懸掛誘蚊燈,以誘捕病媒蚊,並針對附近居民進行衛教宣導。衛生局表示,目前確診之4例日本腦炎個案,個案彼此不相識且無地緣相關,活動範圍也無重疊,4例皆屬散發感染個案。但發病個案年齡皆為55歲以上,且住家附近有水稻田、豬舍或鴿舍等高風險環境或曾經前往類似環境活動。
感染腦炎病毒多數無明顯症狀 民眾勿恐慌
衛生局說明,感染日本腦炎病毒大部分無明顯症狀,約有小於1%的感染者會出現臨床症狀,民眾無需過度恐慌。建議55歲以上長者如住家附近有高風險地點,如稻田、灌溉溝渠、豬舍、鴿舍等,可前往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自費接種疫苗,另應避免於黃昏與黎明等病媒蚊吸血時間於高風險地點活動,若需前往亦應穿著淺色長袖衣褲、裸露部位須防蚊,避免蚊蟲叮咬。
依據疾病管制署統計,今年截至3日,全國已有11縣市出現日本腦炎確診病例,共計確診22例,而每年5至10月為日本腦炎流行期,6至7月為流行高峰期。 (相關報導: 茲卡病毒》新加坡感染病例突破300例 星政府呼籲確實做好滅蚊步驟 | 更多文章 )
衛生局再次呼籲家中若有滿15個月之幼兒尚未接種疫苗,父母應儘速攜至各區衛生所或合約醫療院所完成日本腦炎疫苗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