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一起動手!北市「孳生源清除日」籲市民守護健康

北市環保局舉辦「全市孳生源清除日」,檢查各個可能的積水點,並向市民朋友們強調定期清理居家及周遭環境的重要性。(圖/臺北市政府環保局提供)

梅雨季節腳步逼近,為了超前部署,有效控制可能爆發的登革熱疫情,台北市政府環保局今(9)日發起「全市孳生源清除日」行動。這場大規模的環境清潔活動,獲得各區公所、衛生局等相關單位的積極響應,更吸引超過千名的熱心環保志工、義工以及市民朋友共同參與,透過實際的環境巡檢,展現了台北市對抗登革熱的決心。

在今天的孳生源清除日活動中,環保局長徐世勲親自帶領民眾走上街頭,仔細檢查各個可能的積水點,並向市民朋友們強調定期清理居家及周遭環境的重要性。他特別提醒,在雨後更要勤加檢視是否有積水容器,一旦發現,務必遵循「巡、倒、清、刷」四字口訣進行清除工作。「巡」指的是巡視家中內外是否有積水容器;「倒」則是發現積水立即倒掉;「清」是清除不必要的廢棄物,減少病媒蚊的藏匿地點;最後的「刷」則是將容器內壁仔細刷洗,以去除可能殘留的蚊卵。

環保局也特別提醒民眾,許多平時容易被忽略的地方,其實都是病媒蚊喜歡繁殖的溫床,例如社區的綠化帶、水池、植栽、排水溝渠,甚至是遮雨棚的天溝等,都需要特別注意。此外,像是社區建物後巷、防火巷以及居家環境周圍等私人區域,更需要仰賴市民朋友的自主管理和整頓,才能有效減少孳生源。

在公共區域的防治工作上,環保局也積極進行。針對全市456個里,環保局定期進行噴藥消毒,根據統計,今年一、二月份已完成323里次的噴藥消毒,清除了324個積水容器,噴藥面積更達到295萬餘平方公尺。同時,台北市蚊媒監測中心也運用科技防疫,在車站、住宅區、商業區、近山區住宅及近農地住宅等不同地點,佈設誘殺桶和誘卵桶,持續監控病媒蚊的分布和密度,確實掌握其活動狀況。 (相關報導: 全國登革熱疫情悄悄升溫!菲律賓社區舉辦「捕蚊換現金」活動,卻遭酸民網暴嘲笑 更多文章

環保局強調,透過這次「全面行動 防疫零漏洞」的誓師,展現了市府團隊從環境監測到消毒的全面準備,積極迎戰登革熱的威脅。同時,也呼籲市民在進行孳生源清除時,務必做好自身防護,穿著長袖衣褲或在皮膚裸露處塗抹防蚊液,避免被蚊蟲叮咬,才能共同打造一個平安健康的居住環境。唯有政府與市民攜手合作,落實居家環境的清潔和自我保護措施,才能有效降低登革熱發生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