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伯輝觀點:台灣供電不穩,是必然惡化的現在進行式

受興達電廠事故影響,全台3日無預警停電,圖為電塔設施。(柯承惠攝)

為什麼一個核四廠的開放必須上書至蔡總統,因為,只有您才能做這個決定,否則,政府官員及電力公司的高官們,為了自己的職位,怎麼敢違背您的「旨意」?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種古代帝王的思想,居然至今仍存在?

一個憲兵固守的總統府,為了要展現親民,定期開放給民眾參觀;另一個僅由民間保全人員顧著的設備,居然不准民眾了解及參觀。一個沒有核燃料,沒有任何輻射,控制中心也熄燈的核四廠,仍然封鎖著,為什麼?為什麼?

究其原因,就是有些經濟部及電力公司的官員,為了奉承上意,就把它當成自己的財產,不能給人民看(在核四公投時,也僅一次開放給特定對象,立法委員入內宣傳)。

這是我們中華民國的國土,用人民納稅的血汗錢蓋的設備,納稅義務人,居然不能看,也不能了解。這不是民進黨的財產啊。這樣下去,遲早要換人執政的⋯

前天看到,風傳媒「蔡世杰醫師的觀點:核四胎動首部曲…」一文,文中蔡醫師敘述著,他在今年(2022)農曆過年的東北角之旅來到核四廠大門前的廣場,守衞室的保全,急促且提高聲浪地說「這裡不可以拍照,照片要刪掉」且「外人不得入內參觀」。

記得「核四廠在建廠如火如荼之際」我們歡迎民眾入內參觀,我們巴不得把國家重大的建設攤開在全民的面前。

政黨輪替之後,核四廠變成禁地,硬體不變,只是領導者的心態變了。

政府及電力公司官員,就來一個「一不做,二不休」,對全國民眾關起核四廠大門,你們耐何不了我了?

關機後的核四廠一號機控制室。(王伯輝提供)
關機後的核四廠一號機控制室。(王伯輝提供)

譲人民了解再做決定,才是國家之福

2018年,以核養綠公投,政府怕人民了解核能及核四廠,藉著核四廠的燃料正準備外運的理由,斷然拒絕外人參觀。現在燃料已經全部送回原廠了,為什麼還不能開放呢?

去年(2021)的核四重啓公投,民進黨政府及電力公司,更是拒絕普通的民眾參觀僅在於特定時間開放一次給立法委員及部分助理們參觀。

這二次公投,互有勝負,但,坦誠的說「都不足以反映民意」。

2018年的以核養綠公投,它是公投綁大選,而且是人民首次參與這麼大的盛舉,好多人都拿著標準答案入內圈選。

2021年的核四重啓公投,執政黨花費了,好幾千萬的宣傳費,總統、副總統、院長⋯等等都下鄕去做反宣傳。甚至於在南部的某個縣市,由地方首長,投票前還打電話給在地的阿公/阿嬤們,要他們按指示如何投票,否則台灣會被國際排擠等等。

但,若心平氣和下來分析:為什麼有缺電意識的竹科地區(分別由民進黨及國民黨執政)反而有6成的民眾希望核四重啓。這個民意,您注意到了嗎?

蔡醫師文中提到重點「一萬名核工人員要站出來為核四說真話」。

我必須要告訴蔡醫師及蔡總統一個真象,當2018年,以核養綠公投時,有位退休的處長,拿著連署單要員工自由連署時,該單位的一個基層主管於收集連署書之同時,被時任該處的處長「請」進辦公室罵,罵到該基層主管痛哭。如此違背工程師良心,奉承上意的行徑在電力公司核能系統,幾乎是人人皆知。 (相關報導: 蔡世杰觀點:核四胎動首部曲──2022心之旅程 更多文章

針對全台大停電,高雄市長陳其邁表示「台電該檢討」。(高雄市政府提供)
針對全台大停電,高雄市長陳其邁怒責「台電該檢討!」。(高雄市政府提供)

為了飯碗,在職的員工,能講真話嗎?

退休後,是海闊天空,可以說真話了,然而在政府明示或暗示之下,大家都是經歷過白色恐怖的人,人人都抱著「算了。以後歷史會懲罰你們」的心態。我個人在媒體上講了我的看法,也被某一綠色的立法委員,在立法院正式的記者會上要求,電力公司及政府要處理我。這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請問,在這種情況下,退休的人,還能出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