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促轉會)五月底將「功成」身退;另一方面,黨國特務線民的「抓耗子」風波在民黨進內部卻愈演愈烈,到底台灣走出了威權幽谷、走向寬容和解嗎?
新的民主制度要能夠上路,我們必須先找出面對過去的共同方法。未來,我會在總統府成立真相與和解委員會,用最誠懇與謹慎的態度,來處理過去的歷史。追求轉型正義的目標是在追求社會的真正和解,讓所有台灣人都記取那個時代的錯誤。
這是蔡英文於2016年5月20日就任總統演說中的宣告。她當時預言三年之內完成轉型正義調查報告書,依此報告進行後續工作。「挖掘真相、彌平傷痕、釐清責任。從此以後,過去的歷史不再是台灣分裂的原因,而是台灣一起往前走的動力。」
轉型正義是要邁入新階段還是偃兵息鼓

不過,台灣這條邁向和解之路走的並不順遂。蔡英文上任前,民進黨原本就在立院提出《促進轉型正義條例》草案,但一直到隔年底才通過。直屬行政院的促轉會(不是直屬總統的真相與和解委員會)也一直到2018年五月才掛牌成立。但是從成立前到成立後促轉會人事風波一直不斷。先是被提名的主委黃煌雄適任性遭質疑,正式成立後副主委張天欽引爆「東廠風波」,促轉會才成立不到半年自認被架空的黃煌雄也辭職。
原本預計兩年功成身退的促轉會,經行政院兩次核定各延長一年,最後終於要在今年五月底結束任務。行政院院會2月24日通過《促轉條例》修訂案,明訂促轉會解散後任務移交給將成立的「推動轉型正義會報」,由行政院長擔任召集人,促轉會現行業務則分別交由各部會負責。
促轉會由行政院二級獨立單位變成由行政院長親自主持的會報,似乎是「升級」了,但實際上會報是虛的。行政院現存依法律規定成立(例如中央癌症防治會報)或依業務需求設立(像是行政院毒品防制會報)的會報或其他任務編組共43個,這還不包括蔡政府上台後陸續廢止或暫停的10個沒什麼功能或已停止運作的任務編組。此外,行政院也規劃要設置「人權及轉型正義處」推人權與轉型正義相關政策,但組織規畫草案尚未出,未來這個單位也可能是個任務編組,調集各部會人力支援。
促轉會是功成身退嗎?轉型正義是要邁入新階段還是偃兵息鼓?從蔡英文的言行可以找到線索。
蔡英文七海演說讓促轉會尷尬

今年一月底蔣經國總統圖書館開幕,蔡英文到場致辭肯定蔣經國的反共保台立場,強調團結保台是「當前台灣人民最大的共識」。她企圖把「反共保台」形塑成朝野共識:「差異可以互相尊重、歧見應該彼此溝通。但面對未來的挑戰,我們必須共同合作,繼續以台灣主體性的立場,團結保衛台灣」。
蔡英文的發言讓促轉會很尷尬。
依轉型正義的角度,應該先有真相才有和解。「轉型」(transitional)是指從威權獨裁到民主的動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要如何追求正義?首先得釐清舊體制下人權如何遭侵害、遭誰的侵害,並透過責任追究、恢復受害者權利、重現歷史記憶等方法,從釐清真相、追究責任、重現正義,最後才有和解共生。 (相關報導: 「我是黃偉哲主要監控對象!」羅文嘉促公開檔案核實是否收錢、賣情資 | 更多文章 )
對促轉會而言,蔣經國依然是威權象徵,而七海園區是紀念威權象徵的場域;蔡英文並不避諱她出現在這個場所是具有政治象徵意義──她在突顯蔡政府想淡化真相與究責、直接達到和解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