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秘魯庫斯科原住民地區的阿普里馬克河上,有一座用草繩編織成的橋,每一年夏天都會被居民被卸下,並重新編織成一座新橋。這座維斯瓦卡橋(Q'eswachaka)是手工編織的,已經存在至少600年。維斯瓦卡橋曾是聯繫印加帝國重要城市和城鎮網絡的橋樑,201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

整個造橋的過程中,沒有使用任何現代材料、工具、機器,只有草和人力。傳統上,只允許男人從事換新橋樑的製作工作,婦女則留在峽谷的上部,編織小草繩。

這一傳統已經代代相傳數百年,峽谷兩邊社區的每個成年人年年都會聚集在一起編織新橋樑。這座橋被視作社區與自然、傳統、歷史連結的神聖表徵,每年造新橋時,也就是舉行四天慶典儀式的時刻。第一天,人們會聚集在舊橋周圍,將較小的繩索編織成大繩索。橋樑的主要支撐來自六個大約三英尺(約0.9公尺)厚的三層繩索,每條繩索由120條較薄的繩索組成。

每一戶人家都會貢獻兩組小繩索,由一種當地喚科雅(qoya ichu)的耐寒野草手工編織而成。

當大家都忙著慶典時,其他村民用來自村莊的柴爐裡做飯。來自河谷區的雞肉、豚鼠(cuy)和鱒魚是最常見的菜餚,搭配當地種植不同形狀和顏色的馬鈴薯。 (相關報導: 「我要穿著破鞋逃離委內瑞拉!」徒步行走4,340公里、橫跨四個國家 委內瑞拉難民母女的危險旅程 | 更多文章 )

六組大繩索中的四組組成為橋底,另外兩座為扶手。所有六組繩索都牢固地繫住峽谷兩側石頭做成的橋基;男人們要花上一整天的時間完成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