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敬一專訪》「掀起99%與1%的戰爭」股利分離課稅 等於幫大富豪減稅

財政部在今年正式啟動稅制改革計畫,計畫將股利所得分離課稅,卻可能釀成「99% VS. 1%」的階級大戰。(資料照,陳明仁攝/影像合成:風傳媒)

時序入夏,當藍綠兩黨正如火如荼為年改、前瞻拉鋸戰之際,另一場攸關世代公平的稅改也悄悄展開。這場幾乎搶不到一般民眾眼球的改革,如果成真,將引爆全台「99% VS. 1%」的階級大戰。

總統蔡英文一句「內外資不同稅、是我心中的痛」,讓財政部在今年正式啟動稅制改革計畫,計畫將股利所得分離課稅,預計7月公布稅改方案、力拼立法院下會期闖關。蔡政府上台後的首次稅改,至此就像已駛離月台的列車,向著終點疾行。

頂尖萬分之一的大富豪,所得有9成以上是股利

面對政府稅改來勢洶洶,長期研究台灣所得分配、今年也甫因相關研究獲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的駐WTO大使朱敬一,罕見在赴任瑞士後接受媒體專訪,直言股利所得分離課稅一旦成真,「是一件非常非常嚴重的事」、「頂尖萬分之一的大富豪,所得有9成以上是股利;一般人只有1成,如果分離課稅等於幫大富豪減稅,會嚴重影響公平。」

20150210-SMG0010-205-朱敬一專訪-吳逸驊攝150402.JPG
駐WTO大使朱敬一表示:「頂尖萬分之一的大富豪,所得有9成以上是股利;一般人只有1成,如果分離課稅等於幫大富豪減稅,會嚴重影響公平。」(資料照,吳逸驊攝)

股利分離課稅,為何嚴重影響公平性?

什麼是分離課稅?營利事業所得稅(簡稱營所稅)和綜合所得稅(簡稱綜所稅),是台灣兩大主要所得稅收。其中與個人最相關的綜所稅,是囊括一個人在社會中10種所得來源,如薪資、股利、執行業務所得等。10種所得加總稱為綜合所得,政府會以累進稅率的方式課稅,也就是把所有人的所得級距分成10種、每級課以不同的稅率,所得越多,適用的邊際稅率也越高。

至於不在綜所稅定義的10種所得以外的所得,多屬於難以掌握、或是偶發性所得,因此會在綜所稅之外以別種稅率課徵,也就是所謂的分離課稅。好比某個人今年中了一千萬樂透,雖然按綜所稅級距必須要課45%的稅,但因為一個人年年都中千萬樂透的機率極低,因此只需要針對這筆單次性的所得按單一稅率繳稅就好。又如外國人在台灣的所得,由於難以掌握,政府無法有效「綜合」這個外國人的其他所得、再計算綜合所得,所以只能在所得發生當下課稅,因此也是一種分離課稅。

台彩今年春節祭出加碼希望能夠吸引買氣,尤其大樂透被列為這次加碼的重點,過年期間每天都開獎。(林俊耀攝)
如果中了1千萬樂透,雖然按綜所稅級距必須要課45%的稅,但因為一個人年年都中千萬樂透的機率極低,因此只需要針對這筆單次性的所得按單一稅率繳稅就好。(資料照,林俊耀攝)

今年的稅改,則是緣自於內外資股利所得不同稅率,所引發的資金流出問題。目前國內最高綜所稅邊際稅率45%(實質稅率49.674%),和外資股利所得稅20%(實質稅率33.6%)差距達16%,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依此主張,國內富人會因此把公司設在海外、再用外資名義把資金匯入台灣,形同「假外資」,使台灣金融帳流出超過9.2兆台幣。因此多名企業大老也順勢主張應讓股利所得分離課稅,意即未來股利所得將不用再繳45%的稅。

2016-08-31-謝金河-取自謝金河臉書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認為,國內富人會因此把公司設在海外、再用外資名義把資金匯入台灣,形同「假外資」,使台灣金融帳流出超過9.2兆台幣。(資料照,取自謝金河臉書)

然而,這波稅改要把股利所得與其他綜合所得分離課稅,表面上看似要解決資金外逃問題,骨子裡卻可能重擊賦稅制度所要達成的社會公平原則。「為了千分之一或萬分之一的富豪,動搖最基本的公平課稅、綜合所得稅累進原則,是本末倒置!」 (相關報導: 解決內外資不同稅的代價!股利分離課稅 富人平均減稅444萬 散戶反要增稅 更多文章

股利分離課稅,問題出在哪?

「累進稅率的綜合所得稅,幾乎是憲法公平原則最重要的實踐,」朱敬一指出,累進稅率的用意,就是希望所得高的人多繳些稅以確保公平,因此所得越多、稅率越高。而目前政府訂出5%到45%的稅率級距,是為促進階級平等的最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