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愛旅行的教師、帶領學生到處旅行⋯年復一年的旅行中,漸漸發現台灣最珍貴的「寶物」

對於孩子的成長過程來說,走出教室體驗世界的校園生活是非常可貴的。(圖/想想論壇)

已經在小學教書超過20年的我,實在不算是一個很厲害的老師,既沒有辦法把學生各個都教的超級無敵聰明有成就,也無法讓學生每一個人的學業成績頂尖又拔萃,然而,如果說,我還有什麼地方值得學生回味,值得畢業後回來找找老師敘敘舊,那應該是我是一個喜歡「校外教學」的老師吧!或許,很多學生早已經忘記小學時,我教他們什麼數學或國語了,但是我相信,他們一定記得,我曾經帶他們去過哪裡校外教學。

2005年4月,能夠光著腳丫子坐在草地上寫生,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那年我帶著學生在大屯山步道上寫生。(圖/想想論壇提供)
2005年4月,能夠光著腳丫子坐在草地上寫生,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那年我帶著學生在大屯山步道上寫生。(圖/想想論壇)

不知道是不是天生就喜歡旅行,我在自己還是學生時代的時候,就曾經進行現在很流行的環島旅行,大學有一年暑假,我因為想看紀錄片放映,獨自搭車到花蓮參加當時吳乙峰導演訓練的全景紀錄片工作坊成果展,結束後,想想就這樣回台北,實在是有點太可惜,所以就想,何不乾脆一路玩下去,我首先改搭客運,來到花蓮郊區的「鹽寮淨土」,那時候一位區紀復先生在那裏提倡簡樸生活,歡迎有意體驗者來到這裡,免費感受簡單自然的生活,他提倡一日中必需有身體與精神上的勞動,身體勞動是協助在地工作,煮飯、劈材、拔雜草、撿野菜等等,精神勞動則是自由冥思、觀海、閱讀、彼此分享討論等等,我忘記我在那待幾日了,總之最後離開的那個早晨,我把身上所有的現金,全部捐給了區大哥的奉獻箱,其實應該也沒有多少,但真的是口袋光光的離開,當然,自己其實還帶著一張提款卡,非到必要時是不拿出來用的,然後我勇敢的走出馬路,希望可以藉著攔便車的方式,往台東再到西部,環島一周回到台北。

那時候不知道怎麼會有那種傻勁,覺得應該會獲得很多人的幫助,結果沒想到真的讓我美夢成真。我第一個遇到的貴人,就是一台阿美族人開的教會廂型車,他們一群人正準備去幫忙教友辦理喪事,卻在濱海公路上看見一個傻男孩在走路,我都還沒有舉手攔車,他們就主動停下來問我,年輕人,你要去哪裡?我跟他們說我要到台東,他們一副不可思議的眼光看著我,走路去喔?那怎麼走的到啊?快快快,快點上車,我們可以載你一小段路喔!沒想到這台熱心的教會車,不但載我一小段路,還在我下車時,大方地塞給我500元,跟我說,年輕人,你一定是沒有錢搭車喔!拿去搭車啦!又送給我兩包花生米,才讓我下車,一時之間,我感覺好像是在玩人生大富翁,抽到運氣好牌,前進一大格,還可獲利500元加花生米。這應該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搭便車經驗,讓我印象深刻又深深感動著,原來台灣人是如此的純樸善良與熱情友善。後來那一趟路上,我遇到許許多多的貴人,那時大約是1996年前後的事吧?我竟然花不到一千元,就從花蓮環島一周回到台北士林住家。(事後,我特別感謝那台教會車,特地寄還500元感謝他們。) (相關報導: 因一場風災結緣,他們每週上山陪弱勢童讀書!風窩推買年菜做公益,讓偏鄉孩子溫暖過年 更多文章

2000年11月,我與學生在社子島尾端探索濕地,孩子成為全世界最髒的小孩,卻也是玩得最開心的小孩。(圖/想想論壇提供)
2000年11月,我與學生在社子島尾端探索濕地,孩子成為全世界最髒的小孩,卻也是玩得最開心的小孩。(圖/想想論壇提供)

回到我和學生校外教學的故事吧!退伍後,我從都會區的學校考上了山上郊區的迷你小學平等國小,雖然這所小學也位於台北市區,但是必須在山下開車大約20多分鐘的彎曲山路才能抵達。山上空氣非常清新自然,風景更是美不勝收。在這裡教書非常的愉快,但是山上的孩子只限於山上的環境,視野未免有所侷限。所以我初初到任時,擔任三年級導師,就開始很喜歡帶著孩子下山去旅行。曾經一段時期,跟孩子已經建立起默契,幾乎是每週下山一次,每次都訂一個探索之旅的主題,好比說濕地之旅,我們搭車到社子島看濕地,下去抓招潮蟹,把自己弄成全世界最髒的小孩,再到附近的國小借水沖洗,成為玩得最開心的小孩。鄉野之旅,我們一起搭捷運到淡水老街,看廟宇、逛傳統菜市場,我還記的一位學生阿嬤,知道這個行程也踴躍報名參加,我一向來者不拒,但是沒想到,這位阿嬤逛市場逛得太開心了,差一點就在傳統市場跟我們走丟了呢!但是這樣每週一次外出的教學方式,讓當時的教務主任,偷偷找我過去懇談,她跟我說,老師,你這樣的教學方式很好是沒有錯,但是你知道你承擔的責任有多大嗎?如果⋯有個萬一⋯⋯後果是不堪設想,我雖然心中也會有所嘀咕,不過還是聽從老前輩的建言,校外教學次數減少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