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社》去年6月揭露,中國政府強迫新疆維吾爾女性裝子宮內避孕器,甚至結紮、墮胎,種種絕育措施形同對維吾爾人進行慢性「人口滅絕」。《路透》7日獨家報導,德國學者鄭國恩最新研究指出,中國政府針對維吾爾族的計畫生育政策可能讓新疆南部未來20年維吾爾族與其他少數民族的出生人數減少260萬至450萬,最高占當地少數民族人口的3分之1。
美國非營利機構「共產主義受害者紀念基金會」(Victims of Communism Memorial Foundation)、德國學者鄭國恩(Adrian Zenz)的研究6月初經同儕審閱後,將於學術季刊《中亞調查》(Central Asian Survey)刊登,他的研究也是第一篇針對中國多年在西部地區鎮壓對人口的長期影響進行的分析。
未來20年 新疆維吾爾人口減少數百萬
鄭國恩向《路透》(Reuters)獨家提供其最新研究,該研究比較新疆研究人員為中國科學院做的人口預測(其依據是中國政府鎮壓維吾爾人之前的數據)及中國政府2017年起實施「人口優化」政策的官方出生率數據。

該研究發現,在中國新的節育政策下,到了2040 年,維吾爾族為主的新疆南部少數民族人口是860萬至1050萬,相較之下,中國研究人員使用實施節育政策之前的數據預測為1314 萬,而目前當地少數民族人口約947 萬。
該報告還揭露,根據中國學者與官員先前針對新疆計畫生育政策背後目的之未發表報告,官方數據顯示,從2017年至2019年,新疆的出生率已減少48.7%。鄭國恩對《路透》表示:「這(研究與分析)確實顯示中國政府對維吾爾族人口長期計畫的背後目的。」

中國政府並未公開減少新疆維吾爾族及其他少數民族人口比例的官方目標,但根據針對中國學者與官員提出的官方出生數據、人口預測、民族比例的分析,鄭國恩估計中國政府的政策可能會將新疆南部的漢族人口比例從目前的8.4%增至約25%。
維吾爾人「超生」可能被拘禁
中國先前實施「一胎化」政策,但歷來對維吾爾族及少數民族實行較寬鬆的政策。2016年後,中國實施「二胎政策」,今年5月31日,中國政府宣布開放「三胎政策」,這與北京當局目前針對維吾爾族及其他少數民族的生育政策形成鮮明對比。

一些維吾爾人、研究人員、人權組織透露,中國政府2017年起實施的節育措施對信奉伊斯蘭教的少數民族造成特別嚴重的衝擊:漢人「超生」面臨的是罰款,維吾爾人與穆斯林少數民族卻是遭到拘留、被迫流產、被迫結紮,或被迫裝上子宮內避孕器(IUD)。
根據鄭國恩2020 年的報告,一份外流的共產黨文件寫道新疆南部墨玉縣一個再教育營將「超生」列為拘禁原因,拘禁名單列的484 人中,其中149人是因為「超生」而遭拘禁,中國當局稱這份名單是「捏造」。
新疆節育政策是國安考量
鄭國恩的研究指出,中國官方資助的學者與官員在 2014 年至 2020 年發表的分析指出,嚴格執行針對新疆的節育政策是出於國安考量,其動機是降低維吾爾族人口比例,增加漢族移民人口,提高對共產黨的忠誠度。

舉例來說,2015年,中國針對新疆全面實施節育政策前,新疆塔里木大學西域文化研究院院長廖肇羽表示,必須終結維吾爾族為新疆主要人口的情況。
去年7月,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黨委、兵團副秘書長劉以雷在新疆大學網站發表的文章寫道,「人口結構失衡問題是南疆問題的核心,人口比例和人口安全是長治久安的重要基礎,南疆漢族人口比重太低,不足15%」。
越來越多西方國家認定中國對新疆維吾爾族等少數民族進行「種族滅絕」,北京當局則強烈否認相關指控,中國外交部對《路透》表示:「所謂的新疆『種族滅絕』純屬無稽之談,這是美國和西方反華勢力別有用心的宣傳和患有『中國恐懼症』的表現。」 (相關報導: 歐洲第一槍!荷蘭國會譴責中國在新疆進行「種族滅絕」 維吾爾組織籲立法院跟進 | 更多文章 )

中國外交部指責鄭國恩用數據「誤導」人們,並向《路透》表示,「他的謊言不值得反駁」。中國的官方報告聲稱2018年以來新疆人口成長下降有3個原因;一是嚴格執行計畫生育政策,二是民眾婚育觀念改變,晚婚晚育人數上升,三是宗教極端思想得到有效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