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疫苗爭議持續延燒,高端連吃五根跌停,但不具名的政府高層仍不斷透過特定記者放話,鑲金包銀高端疫苗,實在令人齒冷。
其實,要不是民進黨護航得太過露骨,甚至將上市日期框定,又頻卡國際疫苗,本來沒人反對疫苗國產,但施加多大作用力,反作用力就多大。現在不具名高層的「耳語」,已然壓不住散戶們的哀號聲。
高端疫苗與美國莫德納疫苗是「攣生兄弟」?這種話術真無恥,「攣生」意指相似度極高,「系出同門」就是攣生嗎?你跟你弟弟來自同一個子宮,就是攣生嗎?蔡英文與馬英九也是「系出同門」,都是國民黨,但這兩位「相似度極高」嗎?
唉,說謊都這麼粗糙,難怪愈描愈黑。
明明白白,莫德納使用的疫苗種類是mRNA,高端使用的是重組棘蛋白。兩造的技術平台,專利,與儲存條件皆不同,還有所謂感染醫學專家要跳出來「硬蹭」,說兩者使用的是同一種「蛋白」。請問這位「磚家」,我跟蔡英文同是肉做的,為何她貴為總統,我是吃土小民?
以結果論,莫德納早已開始全球施打,高端連二期都還沒過,可見「同門師兄弟」的功力差很遠不是嗎?所以別再蹭莫德納,愈蹭愈丟臉。
至於高端疫苗到底是不是美國「暗中」提供技術,與台灣進行「國安層級」的防疫合作?
投資散戶請注意,當有人搬出「國安」與「暗中」的說法時,就代表「資訊不可能透明」。如果你像謝金河一樣,對生技股「資訊不對稱的胡亂炒作,一直都深惡痛絕」,可千萬要注意政府高層放出的這「國安遮布」,別妄想資訊透明方便你下注。
將自製疫苗視為「戰略物資」,不是不可以,但我們問的是:如果失敗,誰是最大受害者?
在網路上有一種特別顯眼的說法,就是將「疫苗國產」與「潛艦國造」劃上等號。雖然明知國產疫苗不符合經濟效益,但為了國家戰略所需,賠本也要搞。
請問你們這些裝逼的網民,「潛艦國造」有進入股市集資嗎?沒有,就算失敗了,也是國家損失,全體納稅人間接繳了學費而已。但若國產疫苗失敗了,會造成誰的直接損失?對!按股市常例,被坑殺的主要就是散戶。
買了高端股票而慘賠的散戶們,現在你知道風險水位了嗎?
高端就是2014年造成生技股災的基亞「孿生企業」,高端,你怎麼好意思出來玩?
論自製疫苗的高風險,要看生技股的基本面。要看基本面,起碼要略讀一下經濟部的「2020年生技產業白皮書」,這可是一部資料詳實的大作(不是諷刺)。限於篇幅,這裡做點極簡的說明。
生技產業包含醫療器材,應用生技,製藥,與健康福祉四大類。其中的製藥類,是產值最小,歷年成長幅度也最小的產業,在2019年生技產業5597億元總營收中,僅佔15.27%,855億。
製藥類在股市裡又分為「一般製藥」與「新藥開發」,散戶應知疫苗屬於「新藥股」。請注意下表(圖表來源:「2020年生技產業白皮書」):

新藥開發的營業額不到一般製藥的6%,市值卻是82.6%,研發費用更是超過2倍,淨利則是「負124億」。由此可見新藥尚是虧大本的生意,還讓整體製藥業呈現虧損,拖累了一般製藥的成績。 (相關報導: 風評:別拿「中國介入」當藉口!中國能不介入嗎? | 更多文章 )
所以資深散戶理應知曉新藥股為何屬高風險股,因為沒有本益比可參考,只能閉著眼睛,抱著「本夢比」下注。本夢比,就是有心人士不斷拋出混淆視聽的蜜糖話術,引誘你掏錢,並美其名為「獨角獸企業」。資淺散戶也應該要知道,這「孿生」概念的背後是多大的黑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