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股漲速快,但會有極限!想真的大賺,你得找出「醜小鴨股票」

想真的大賺,你得找出「醜小鴨股票」。 (圖/Unsplash)

如果你強迫我要在這兩種類型中選一個的話,我必須承認我確實比較偏愛其中一個,這種偏愛來自熱力學第二定律。有些改變是可逆的:你可以把水變成蒸氣,用這個方法推動引擎,你也可以把蒸氣再次變回水。但是熱力學第二定律告訴我們,有些改變是單向道。你把一小杯琴酒倒入一大杯通寧水中後,你就不可能再把琴酒分離出來了。所有不可逆的改變都有一個共通點:系統會進入更混亂的狀態。我們可以用熵(entropy)來測量混亂的程度。

假設這裡有一疊硬幣,全部硬幣都是正面朝上,排列得整齊有序。若你把這疊硬幣推倒了,這些掉下來的硬幣就會變成有些正面朝上,有些背面朝上。

現在我們把這些硬幣變成股票。如果你整理了1000間公司,按照它們的營收成長吸引力把它們排成一疊(也就是替它們排名),微軟和其他營收成長較高的公司大概會排在最頂端,營收成長低的則會在底部。

假設你把它們全都買下來,到南太平洋去度假一年或五年。然後再次檢視這些股票,你會發現這些股票就像硬幣一樣,全都變成隨機分布了,你度假的時間越長,隨機性越高。熵就是證據。事情就是不可能保持原樣。

隨著時間流逝,這份清單中位於頂端的股票通常會下移到清單中段。成長型股票也會失足(如果有某支著名股票的價格比上週低了15%的話,你當然會很想買進,但請務必小心。股票下跌一定是有理由的,像是營收不如預期。通常一季的赤字會帶來往後更多季的赤字。蟑螂理論可以應用在這上面:「公司在遇到一季的虧損後,不再出現更多季虧損的機率極低,就像你在廚房裡看見一隻蟑螂時,不會再出現更多蟑螂的機率那麼低」)。1955年我在寫大學論文時,選擇了當時全世界公認最棒的其中兩間公司:西爾斯羅巴克公司和內陸鋼鐵公司(Inland Steel)。那時候人人都認為鋼鐵業是成長率極高的產業。而西爾斯羅巴克公司霸占了零售市場,沒人能想出任何方法阻止它稱霸全美國。如今內陸鋼鐵公司和西爾斯羅巴克公司或許仍舊是利潤極佳的優秀公司,不過,如果你要列一份全美前二十傑出公司的名單,你應該不會把這兩間公司列入其中。

我還記得控制資料公司是最佳股票的年代,我也記得寶來公司是最佳股票的年代。1950年代的人認為公共事業公司是成長型股票。一百年前的人則如同我先前提過的,認為賓州鐵路才是最佳股票。成長不會永遠持續下去。(延伸閱讀:股利當作退休現金流,反而容易老來窮!《富比士》富翁揭原因:高股息ETF在1時間點績效不佳)

又或者也可以用我曾聽過的另一個說法來形容這種狀況:樹木再高也不會長到天上。

重點提示:一百年前的人認為賓州鐵路才是最佳股票。

正如清單中有些位於頂端的公司會下移一樣,有些位於清單最底下的公司也會逐漸向上爬到清單的中段。在統計學上,這種現象被稱做「均值回歸」(reversion to the mean)。 (相關報導: 史上頭一遭!女股神旗下ETF夭折,成長型投資真的沒戲唱了嗎? 更多文章

有些高價位投資人先前就已經買下清單頂端的股票了,如果公司的營收不如分析師的預期,這些投資人將會損失慘重。有鑑於分析師總是會高估成長率,所以一天到晚都有人因此賠錢。20%的成長率是很棒的整數,分析師可以輕而易舉的寫下這個數字,讓投資人因此激動起來。投資人也確實該為此感到激動,因為20%的成長率累積起來是非常驚人的。不過,公司不可能一直維持這樣的成長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