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俄羅斯承認烏東地區「獨立」、公然割裂主權國家領土,會有什麼影響?

2022年2月21日,「頓內次克人民共和國」首府頓內次克市中心出現大批民眾,揮舞俄羅斯國旗並且拉起寫有「俄羅斯」字樣的橫幅,慶祝俄羅斯正式承認該國。(美聯社)

俄羅斯總統普京21日承認了烏克蘭東部親俄地區的獨立,甚至簽訂友好與援助條約,這些最新動作令國際社會譁然,大幅增加了俄羅斯與基輔發生全面戰爭的風險,但俄方卻聲稱響應「頓內次克人民共和國」(DPR)及「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LPR)領導人長年的獨立呼求,是為了避免這兩個「共和國」被烏克蘭計畫奪回。

西方國家領導人正在討論嚴懲俄羅斯的可能性,俄國民生與出口貿易可能會因此受到重創。普京(Vladimir Putin)不惜犧牲經濟利益也要公然違反《聯合國憲章》規定,「會員國在其國際關係上不得使用威脅或武力……侵害任何會員國或國家之領土完整或政治獨立」,其舉動代表了什麼?

什麼是頓內次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

「頓內次克人民共和國」(DPR)及「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LPR)2014年4月宣布脫離烏克蘭而獨立,但實際上幾乎完全仰賴克里姆林宮的支持運作。它們至今在國際地圖上仍顯示是烏克蘭東部與俄羅斯接壤的兩大洲──頓內次克州與盧甘斯克州──當地居民超過300萬人,主要都是講俄語。

2013年底,烏克蘭爆發親歐盟、反俄國的示威運動,立場親俄的烏克蘭東部和南部也屢屢發生示威和武裝起義。2014年2月,親俄的時任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Viktor Yanukovych)因親歐盟示威運動而下台,俄羅斯將此視為一場「西方勢力支持的非法政變」,並支持烏東分離主義分子佔領地方政府後獨立建國。

烏克蘭政府與分離主義分子因此爆發長達8年的衝突,至今造成1萬4000多人死亡,包括3000多位平民。歐洲安全暨合作組織(OSCE)發現了俄羅斯提供武器、分正式部隊支援分離主義分子的證據,但俄方堅決否認。國際社會普遍認定,烏克蘭東部被佔領的兩個「人民共和國」接受了克里姆林宮的大量財政、人道主義和軍事援助。

2014年6月,烏克蘭、俄羅斯與德國、法國四方「諾曼第模式」(Normandy Format)會談展開,後來達成旨在結束衝突的《明斯克協議》(Minsk Protocol),烏克蘭同意讓分離主義政府「自治」頓內次克州與盧甘斯克州約1/3的行政區,以換取俄羅斯將非法武裝團體、軍事裝備和傭兵從烏克蘭領土撤出。

烏克蘭將烏東地區視為「暫時被佔領的領土」,透過實踐《明斯克協議》便能使領土與主權完整。但基輔和莫斯科當局都未能執行協議條款,使這塊領土的地位陷入僵局。俄羅斯在過去8年裡不斷增加對該地區的影響力,開放讓當地約80萬公民入籍俄羅斯。也因此2月21日,頓內次克市中心出現大批民眾揮舞俄羅斯國旗,慶祝俄羅斯正式承認其獨立。

2022年2月21日,「頓內次克人民共和國」首府頓內次克市中心出現大批民眾,揮舞俄羅斯國旗並且拉起寫有「俄羅斯」字樣的橫幅,慶祝俄羅斯正式承認該國。(美聯社)
2022年2月21日,「頓內次克人民共和國」首府頓內次克市中心出現大批民眾,揮舞俄羅斯國旗並且拉起寫有「俄羅斯」字樣的橫幅,慶祝俄羅斯正式承認該國。(美聯社)

承認烏東獨立帶來的結果?

莫斯科當局過去一直不願承認烏東地區的獨立,而傾向於間接控制並利用這些領土作為其面對烏克蘭和西方的籌碼。《金融時報》(FT)認為,俄羅斯現在正式承認可能會帶來兩大初步影響。 (相關報導: 宣布承認烏東兩個「人民共和國」!西方國家譴責俄羅斯「公然違反國際法」,美國宣布首波經濟制裁 更多文章

首先,隨著俄羅斯形同單方面退出《明斯克協議》,透過外交方式解決烏克蘭東部衝突的希望也跟著熄滅。俄國高級官員21日向普京指出,他們判定《明斯克協議》沒有全面落實的前景,因此莫斯科別無選擇,只能採取其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