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森訪華50周年:邁向下一個50年,學者擔憂「美中關係將更難管理與維繫」

(美聯社)

美中關係僵局破冰50週年之際,中國的國際關係專家敦促北京不要中斷與華盛頓的接觸與溝通。美國的中國問題專家說,未來某些不可控因素可能會加劇摩擦,也可能會有美中合作緩解緊張局勢的機會;但是美中關係已經遠比以往更加難以管理和維繫了。

批評人士認為,美中關係是美國在外交政策和外交歷史中犯下的「最嚴重的錯誤」。

北京將紀念美國前總統尼克森1972年2月訪華和美中籤署歷史性的《上海公報》50週年。中國外交部日前表示,中國和美國都將舉辦回顧歷史和未來的活動,以紀念這一時刻,細節將在「適當的時候」公佈。

早些時候,香港英文報紙《南華早報》援引中國清華大學國際關係學系教授達巍等中國學者的話說,無論美中關係的情況有多糟糕,北京都不要切斷與華盛頓的聯繫與溝通。他們認為,中美關係當前已經不再處於自由落體的狀態,但是緊張局勢依然存在,因此雙方必須保持溝通和交流。北京和華盛頓需要找到某種合作的方式,包括在許多國際問題上的合作,以管控當前的局勢,避免雙邊關係進一步惡化。

華盛頓與北京能否徹底脫鉤?

有觀察人士分析,北京學者的觀點似乎在暗示,儘管中國已經躋身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而且在許多方面已經與美國的體量趨同,但是中國仍然無法、也不能徹底切斷與美國的關係。那麼反過來說,美國能否徹底與中國脫鉤?

熟悉美中關係的專家告訴美國之音,北京與華盛頓都無法徹底中斷與對方的關係,而美中兩國積極維護政府與民間層面的溝通才是至關重要的。

曾在美國國防部國防語言學院擔任「文化意識」教官的白伊麗博士(Elizabeth Bowditch)表示,從現實角度來說,所謂美中切斷聯繫將意味著召回兩國各自的大使,她不認為會發生這種情況。拜登總統多次重申,美中合作是解決新冠病毒傳播或氣候變化等共同關心問題的最佳手段。「除此之外,兩國如果沒有外交關係會增加誤解的可能性,而且這可能導致衝突,這將會是非常危險的,」她說。

華盛頓非黨派、獨立研究機構美國和平研究所(United States Institute of Peace)中國研究資深專家傅瑞珍(Carla Freeman)則認為,雙方保持溝通渠道是至關重要的。中國和美國之間有許多不安全的根源,因為兩國都是擁有巨大常規軍事能力的核武器大國。她對美國之音說:「在政府與政府層面,對於管理分歧和防止其發展成雙邊危機,以及防止軍事和安全危機升級為衝突的機會,相互溝通是非常重要的。社會層面之間例行的正常接觸,對於防止兩個對手將對立擴展到整個人口的那種情況非常重要。」

至於華盛頓是否有足夠實力去徹底擺脫北京,澳門大學政府與行政學系教授王建偉對美國之音表示,應該說中美雙方都無法徹底割斷與對方的關係。過去可以說中國對美國的依賴要比美國對中國的依賴大得多,現在的情況來看雙方之間的依賴應該說是進一步的加深了。 (相關報導: 宣布承認烏東兩個「人民共和國」!西方國家譴責俄羅斯「公然違反國際法」,美國宣布首波經濟制裁 更多文章

王建偉指出,儘管川普時期開始了貿易戰,而且對中國產品施加了高額關稅;但是去年的美中貿易額還是達到了歷史的高點,而且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達到了歷史的新高。這也說明美國對中國產品的依賴程度仍然是很高的。去年的供應鏈問題、商品短缺、通貨膨脹,很大程度上是與中國有關係的,也就是說美國離開中國,經濟發展會受到影響,老百姓的生活也會受到相應的影響。當然中國現在離開了美國也還是有很多問題,無論是川普政府還是拜登政府,對中國高科技企業進行制裁、例如實體清單等做法,都對中國的發展造成了很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