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正準備成為首個拉到人民幣債券投資的歐元區國家。這可能會為其它歐盟國家政府進入總量高達近10兆美元的人民幣債券市場探路。
北京正在嘗試通過為境外債券發行者減少壁壘的方式提高人民幣國際化水平,同時為其倡導的「一帶一路」戰略提供金融支持。
距北京萬里之遙的葡萄牙準備發行一種「熊貓債券」,這是指外國機構針對中國大陸投資人發行的人民幣債券。
葡萄牙總理安東尼奧・科斯塔(Antonio Costa)辦公室發言人稱,「從實用角度講,發行這種債券的目的是讓葡萄牙金融資源更加多元化,開闢新的債券市場,同時支持人民幣的國際化。」
近年來只有波蘭、韓國等少數國家發行過這種熊貓債券。在香港,一種規模更小的離岸人民幣債券——「點心債」運轉良好。
JP摩根稱,熊貓債去年增長了9倍,總量達到了1300億元人民幣(190億美元)。預計2017年增幅將達到50%。

人民幣債券與「一帶一路」
1999年,葡萄牙將澳門交還給中國,同年葡萄牙加入歐元區。
在2011年陷入債務危機之後,來自中國的現金流幫助了葡萄牙。
西班牙Esade商學院的統計稱,葡萄牙目前已成為中國在歐洲投資的主要目的地。一些中國公司擁有葡萄牙公司的股份,其中包括,三峽公司擁有葡萄牙電力(Energias de Portugal,EDP)21%的股份,復星集團今年2月將對葡萄牙千禧銀行(Millennium BCP)的持股比例提升到了24%。

葡萄牙總理科斯塔去年接受中國官媒中央電視台採訪時稱,葡萄牙將「積極參與」北京的新絲綢之路計劃,為涉及的貿易倡議發展一條海上通道。他還特別提到葡萄牙南部的錫尼什港(Sines)。
金杜律師事務所香港辦公室的合伙人馬紹基(Richard Mazzochi)曾經參與了一些熊貓債券項目,他認為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倡議中的具體項目能夠幫助葡萄牙成功發行人民幣債券。
但這種交易也存在一定爭議——一些歐盟國家認為中國在借機擴大自己的全球影響力,同時擔心這些項目的透明性以及外資機構的凖入程度。一些主要的歐盟國家甚至討論過阻止中國在歐洲投資。
歐盟正在對一個中資介入的匈牙利鐵路項目進行評估。該項目發行了人民幣離岸債券。歐盟評估重點是該項目是否符合歐盟法律。
其它國家會不會跟進?
葡萄牙財政部長馬里奧・森特諾(Mario Centeno)五月接受路透採訪時稱,這次發債會讓葡萄牙佔據優勢。
歐洲央行今年年底終止購買債券計劃,這可能會讓更多歐元區國家把目光轉向中國。中國是目前全球僅次於美國和日本的第三大債券市場。
愛爾蘭、義大利和比利時政府的債券辦公室對路透表示,它們將對人民幣債券打開大門。而法國、西班牙以及荷蘭則稱沒有類似計劃。
來自德國政府的一個消息源稱,這種交易擺上台面已經一兩年了,但政府因為「開銷原因」對此持否定態度。

渣打以及匯豐銀行表示它們在和一些歐洲主權國家就相關協議進行合作,但沒有給出更多細節。
儘管中國對資本外流非常敏感,但政府發行債券會被視為對人民幣國際化以及中國全球領導力的認可。
國際資本市場協會(ICMA)亞太區首席代表及主管墨博文(Mushtaq Kapasi)說,葡萄牙主權債務這一方式「會給中國投資人帶來一定程度的信任感」。
人民幣去年10月被納入國際貨幣基金(IMF)的一個小型儲備貨幣籃子之後,歐洲央行今年也把人民幣列入了外匯儲備。
障礙
渣打銀行的銀行家斯賓塞(Spencer Maclean)認為,主權債會給一些私營機構介入中國債券市場提供借鑒。
儘管如此,準入門檻依然存在。
銀行家們表示,對發行此類債券的法律保障尤其是銷售方式存在擔心。希臘和阿根廷的前車之鑑是,基於不同國家法律重構債券很難。
發行者最普遍擔心,它們能否把從中國借到的現金拿出中國。
曾參與人民幣離岸市場債券發行的德國復興信貸銀行(KfW)的亞歷山大(Alexander Liebethal)表示,中國允許資本流入,但反向流出仍然存在挑戰。
「仔細看看熊貓債你會發現,很多發行人都在中國國內非常活躍,比如一些德國的汽車製造商。」 (相關報導: 為何美元可以成為全球信賴的國際貨幣,人民幣卻不行?這篇文章告訴你答案 | 更多文章 )
銀行家和律師認為,中國監管者應該讓熊貓債更加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