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旭岑觀點:「為淵驅魚,為叢驅雀」給中共的啟示

大陸官媒點名國民黨立委林為洲(左)、陳以信(右)勾結「國際反華勢力」,痛批其與民進黨合流、繼承前總統李登輝的「兩國論」。(資料照,顏麟宇攝/影像合成:風傳媒)

二月十二日,《人民政協報》點名批判國民黨立委林為洲、陳以信是「暗獨」,是國民黨內的頑固派,與民進黨的反動派,都是阻礙兩岸統一的敵對力量。這樣的觀點極其危險,儘管該文很快被撤下,亦即不代表中共官方的看法,但是仍有必要闡明,如此作為對兩岸未來極為不利。

兩岸關係目前走向是危險的,主要是人民情感趨於對峙,從馬英九時代的「臺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到現在大陸民間武統聲浪不斷。短短六年,兩岸由和平共榮走向人民敵視,雙方當政者都有責任,持平來看,我方的蔡英文政府率先毀棄兩岸共同政治基礎「九二共識」,將局勢推向險境,更是難辭其咎。

然而,即使如此,《人民政協報》此一動作,如果是有意為之,即屬不好的徵兆,不能小覷。大陸的《人民政協報》,創刊於1983年,是大陸「政治協商會議」(政協)的機關報,而「政協」是大陸的最高統戰機構,抗戰勝利後即成立。相較於中國官媒《央視》、《新華社》、《人民日報》都是副部級,《人民政協報》僅是局級,但仍屬重要官方媒體,因此不能否定其仍有代表性。

作者高楊是《人民政協報》涉臺主編,與臺灣許多兩岸記者熟識,但對臺灣情況並非十分了解,過去也曾有過烏龍評論。例如他曾為文批評旺中媒體集團董事長蔡衍明「變綠」,還引發蔡衍明大動作反彈。這次也如出一轍,尤其是居然點名過去曾任總統府發言人,長期主張「九二共識」的陳以信是「暗獨」,臺灣輿論界的反應也是啼笑皆非,頗有錯亂之感。

輿論咸認,高楊這些說法缺乏證據,邏輯又不清,令人錯愕,難怪會在臺灣引發極大爭議。雖然該文很快就被撤下,高楊也承認事前並未與大陸國台辦溝通,但高楊自陳引述「全國台灣研究會」會長汪毅夫的文章,所謂「國民黨頑固派」之說。無論如何,這樣的觀點與傾向是危險的,不能不慎防對兩岸關係的侵害。

孟子在《離婁上》說:「為淵驅魚者,獺也;為叢驅雀者,鸇也。」所謂替深池把魚趕來的是水獺,替森林把鳥雀趕來的是鷂鷹,亦即如果做了錯誤的決定,造成人心渙散 ,朋友越來越少,敵人越來越多,會把魚跟雀都驅趕到其他地方去了。這是孟子關於施行仁政、獲取民心的有感而論,亦即如果方向錯誤,無形之中會把百姓的人心驅趕到對手那邊去了。

歷史上,有些政府或政黨,曾採取「不是同志,就是敵人」的態度,以堅壁清野。結果同志越來越少,敵人越來越多。五十多年前保釣運動在美國剛發生時。中華民國政府的處理態度,就曾經犯了這個錯誤,以致有些臺灣留美學生被逼走上反政府之路,甚至走向臺獨主張。

大陸有一些研究臺灣的機構或學校,對臺灣政情的掌握與判斷,有時不一定夠精確,應該虛心檢討改進。如果採取過度鷹派的立場,予人「不是同志,就是敵人」的感覺,反而造成負面的效果,使兩岸人民距離越來越遠,傷害兩岸關係甚鉅,不可不慎。 (相關報導: 林庭瑤專欄:黨媒劍指朱立倫,滿城盡是頑固派? 更多文章

*作者為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本文原刊《奔騰思潮》,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