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斑斕的氣球與彩帶漫天飄揚,對美國選舉最為狂熱的人們齊聚一堂,他們打扮得花枝招展,揮舞著助選標語,亢奮地齊聲高呼他們所支持的總統候選人的名字。
這是美國總統大選民主、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每四年一現的盛況。
通常,至少有兩萬人會在黨代會期間湧入主辦城市,這當中包括了2500個共和黨代表或4000個民主黨代表、數以千計的全球媒體記者,以及從全國各地趕來、最亢奮的粉絲和抗議者。
然而,這些場景在今年將不會出現。
由於新冠疫情,兩黨都決定不在某一會址上舉辦活動,在8月下旬主要以遠端連線方式召開黨代會。

民主黨的大會將在8月17日起連續四天召開,共和黨人則緊隨其後,在24日起開會。
黨代會最重要的議程是提名本黨的總統和副總統候選人,會議意味著黨內初選正式落下帷幕,進入大選的兩黨對決階段。
眾所周知,現任總統川普、前副總統拜登將分別代表共和黨與民主黨出戰大選。
那兩黨的大會還存有什麼懸念?BBC中文為你總結五大值得關注的焦點。
遠端黨代會會產生什麼效果?
由於新冠疫情影響,兩黨原定的大型黨代會都將改為遠端連線。
如此「非常規」的黨代會,也引起了網絡安全、連線穩定性等疑慮。
北卡羅來納大學政治系教授艾立克.赫伯林(Eric Heberlig)表示,在本屆黨代會中,以往以電視直播為中心的氣氛將被打破。
「政黨希望可以複製以往那樣以電視為中心、撼動人心的發言,」但遠端發言的效果會如何,目前還不得而知。
賀錦麗與拜登的搭配能否擦出火花?
黨代會一向是介紹副總統參選人的重要平台。
民主黨黨代會前一周,拜登宣佈選擇加州參議員賀錦麗(Kamala Harris)為他的競選伙伴,她將在黨代會最後一日發言,首次作為美國副總統候選人亮相。

「這將是介紹賀錦麗的絶佳機會,」 赫伯林教授預期,黨代會中將有特設環節介紹她的生平。
屆時賀錦麗將首次站上世界矚目的舞台,她與拜登的搭配能否擦出火花將是一大懸念。
川普將如何造勢?
共和黨目前尚未公布關於其黨代會議程的安排。
外界尤其關注會議中最重要的環節、總統川普接受黨提名的演講將在何處舉行。
川普日前曾表示,他可能在白宮接受提名。
赫伯林教授對BBC中文表示,在政府場地或對國家性地標發表政黨演說,不符合常規,在美國選舉史上前所未見。但他認為,一般選民習慣了觀看政治領袖在特殊地標的演說,也許不會太介意場地。

「在美國政治歷史中很長的一段時間,謀求連任的總統不會親自去拉票,」 赫伯林教授說,人們曾認為在任總統拉票是有損其權威,因而由代理人代為造勢。
直到二戰後,這一認知才發生了轉變。小羅斯福總統是首位在黨代會中發言的在任美國總統。
之後,大部分的總統候選人都在黨代會上接受提名。
2008年時的歐巴馬是一個特例。他在丹佛的露天足球場接受提名,當日亦是非裔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我有一個夢」演講的週年紀念日。
該場地可容納觀眾數量更多,歐巴馬團隊又邀請了大量公眾入場,赫伯林教授稱,這一安排「為歐巴馬的競選注入了更多動力」。
會議會出現意外嗎?
兩黨都是第一次舉辦遠端視訊形式的黨代會。
民主黨更加警惕疫情發展,較早就開始籌備這一形式的黨代會。而共和黨則有後發優勢,可以參考民主黨黨代會的成功之處,同時避免重蹈覆轍。
有時,黨代會上出人意料的片段會成為輿論焦點,模糊了兩黨本來想傳達的信息。
2004年總統大選中,民主黨人戈爾被認為作風木訥,但在黨代會上,他與夫人在台上深情長吻,引爆輿論。
2012年共和黨黨代會上,著名演員及導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Clint Eastwood )朝著一個空椅子說話,他用空椅子代表歐巴馬展開了一場不著邊際的對話,讓觀眾普遍感覺莫名其妙。這一好萊塢戲碼因而被認為是美國黨代會歷史上最怪誕的表演之一。

黨代會將如何影響民調?
黨代會為候選人帶來密集曝光和各方加持,其民調在會後通常將上升3%到5%。
「但更重要的是,支持率上升能維持多久,」 赫伯林教授預期,本次黨代會的利好作用不會太高。
一方面這是由於會議的規模大為縮水,另一方面是美國公眾對川普的印象十分兩極,民意浮動的空間不大。 (相關報導: 拜登、賀錦麗同台亮相!民主黨首位「亞非裔」副總統參選人,鎖定川普砲火全開 | 更多文章 )
在川普第一個任期內,儘管美國經歷了彈劾案、新冠疫情以及經濟寒潮等危機,民眾對他的支持率一直相對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