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日綁架各國老師,為了訓練間諜:《非請勿入區》選摘(2)

大多數被綁架的漁夫會在幾星期或幾個月後被釋放,北韓希望他們回去後可以宣傳他們在北韓受到很好的待遇以及北韓的高生活水準。(美聯社)

在冷戰時期,北韓綁架事件可視為某個龐大計畫的一環。一九七○年代晚期以前,北韓綁架的對象主要是韓國人,金日正上台後,他為了讓情報工作多樣化與擴大化,綁架策略便更加精進,綁架的對象也更廣了。

為什麼北韓要費事地從海灘與小鎮擄走日本平民?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好幾年,而且我不是唯一為這件事感到困惑的人。思索北韓的內部運作成了東京、首爾與華府三地北韓觀察家的室內遊戲。我想全世界大概沒有任何國家像北韓一樣,受到如此嚴密的監控與分析。然而,我從學者、記者或情報人員口中聽到的綁架解釋沒有一樣能說服我。我的結論是,最終看來,綁架應該不是基於單一動機而起的事件。最合理的解釋是,綁架只是某個龐大計畫的一環,這個計畫可能是統一兩韓、將金日成的意識形態傳遍亞洲以及羞辱日本。「不要把綁架當成一個取得語言老師的古怪方法,它應該是北韓試圖透過革命分子來顛覆日本(可能還包括其他亞洲國家)的一個夢想,革命分子的來源則是被綁架者本身或北韓情報員,如此一來,看似毫無意義的綁架行動就會變得可以理解。」史家特薩.莫里斯─鈴木(Tessa Morris-Suzuki)寫道。「這種透過北韓訓練的革命分子進行顛覆,使日本社會陷入混亂的想法,在當時看來並不像今日所想的那麼荒誕不經。」

臻於成熟的綁架計畫

一九七○年代晚期之前,遭綁架的對象主要是韓國人。北韓軍隊在韓戰期間曾兩度占領首爾,而後撤出,每一次都抓走數千名南韓人回北韓。金日成在一九四六年「關於運送南韓的知識分子」這道命令中做了解釋,他的目標是從南韓運送五十萬人到北韓,以補足戰前數年逃離北韓的專業人員,如官員、警察與工程師。這項行動並非出於隨機。「北韓士兵拿著厚厚一疊名冊挨家挨戶抓人。」韓戰被綁架者家屬聯合會成員崔光錫回憶說。崔光錫的父親是高階警官,他也在名冊上,當時十歲的崔光錫從此再也沒見到父親。據估計,北韓總共抓走了八萬四千名南韓人,其中六萬人被編入陸軍。雖然綁架的人數在韓戰後大量減少,但綁架事件從未停止。南韓統一研究院的報告顯示,從一九五三年以來,有四千名南韓人遭到綁架,絕大多數是漁民。這當中包括一九七七年與一九七八年被綁架的五名高中生,以及一九七九年在挪威度假時遭綁架的一名老師。

韓戰結束的二十五年間,遭綁架的主要是漁夫。當時還沒有全球定位系統,因此漁船經常會不慎越過「北方界線」,也就是海上的非軍事區,但兩韓對於界線的明確位置一直未達成共識。數百艘漁船遭北韓海軍登船攔檢,然後拖回港口。被綁架者在歡迎聲中抵達社會主義天堂,這些不識字的勞工獲得在南韓罕能得到的尊重。李在根是漁民,於一九七○年遭到綁架,他告訴我他獲得英雄式的歡迎。 (相關報導: 美國將中國列為人口販賣問題最嚴重國家 中方:少說三道四! 更多文章

一下船,六名捧滿了花的女性上前迎接他。「不要回南韓!跟我們一起在北韓這個人間天堂生活。」她們懇求他。大多數被綁架的漁夫會在幾星期或幾個月後被釋放,北韓希望他們回去後可以宣傳他們在北韓受到很好的待遇以及北韓的高生活水準。少數人自願留在北韓,他們相信(或許他們是對的)貧窮的漁夫在社會主義國家可以過得比在資本主義國家好。北韓一直在尋找特殊人才,這些人就算沒受過正式教育,但只要擁有特長,就能發揮用處。許多漁夫,包括李在根在內,都被北韓招募並且受訓成為間諜。他們絕大多數都被交還南韓,只有少數人如李在根自行逃走。至今北韓仍有五百名被綁架的南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