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天一巨響,賴清德登記參加黨內總統初選!
賴清德決定參選總統,確有民意基礎的正當性。幾乎所有民調都顯示,賴清德無論在全社會或民進黨支持者的支持度都遠超過蔡英文,而無論和國民黨任何可能的總統候選人外加可能參選的柯文哲,不管兩大政黨PK或是三腳督,賴清德勝算都明顯超過蔡英文。蔡英文雖居現任者的便利率先宣布參選,但賴清德才是民進黨內最期待的候選人,登記參選的正當性毫不遜於蔡英文。
現在該來的來了。這對蔡英文和民進黨都是一大挑戰,除非協調有成,蔡賴一人退選,否則就必須老老實實辦理初選,依據民意產生候選人。如果真的走上這條路,兩位重量級候選人較勁對壘必然擦出火花,各派系和頭臉人物也必須表態或選邊站,難免加劇黨內的分化,致勝的內爭可否「鬥而不破」面臨嚴峻考驗。

對於處在極度低迷狀態的民進黨而言,賴清德參加黨內初選,究竟是福還是禍,就要看今後一個多月的發展。蔡英文以現任之尊,不太可能因賴參選而退選,想說服賴清德擔任副手的機率也很低;至於賴清德,肯定是經過深思熟慮以及關鍵人士溝通協商之後才宣布參選的,斷無中途而退之理。因此兩強相爭恐難避免。兩強合盟的唯一機會是蔡英文在初選中打敗賴清德,再循2008年黨內初選落敗的蘇貞昌搭配勝選的謝長廷參選。
民進黨的初選方式以全民調的可能性較高,黨內派系的操作空間與影響力有限,但各自的表態和運作多少還是會左右觀瞻,間接影響民意取向。純就黨內生態而言,賴清德無疑居於上風,即使現有的民意支持度,他也超過蔡英文。他如果通過初選,還可以和蔡英文三年執政的敗績做某種程度的切割,而減小包袱,利於和他黨或無黨候選人一較長短。
現在緊張的不僅是蔡英文,國民黨和柯文哲面對的挑戰變得更艱巨了,因為賴清德的民意支持度遠超過蔡英文,黨內協調力甚於派系基礎薄弱的蔡,戰鬥力也非蔡可比擬。國民黨無論勝選機會較被看好的朱立倫或韓國瑜,支持度領先賴清德都有限,並無絕對勝算。柯文哲更要緊張了,他不但支持度未必優於賴清德,何況未來在兩大黨對決成為選戰主軸的情況下,無政黨奧援的第三者候選人難免被邊緣化,更不要奢望前次台北市長選舉和這次台南立委補選的棄保效應會出現;萬一出現,被棄的比較可能是柯文哲而不是賴清德。

對國民黨而言,2020大選雖然基本面較好,但賴清德一出馬,戰局頓然變色,情勢轉趨緊張。即使朱立倫或韓國瑜出線,也是一場硬戰,而不會像去年地方公職選舉那樣,韓流海嘯席捲全台,摧枯拉朽。國民黨的支持者對於柯文哲聲望居高不下原本焦急不已,深恐不能重回執政。現在可能面對更強的對手,焦慮感變得更強,拱韓國瑜出馬的呼聲將更強勁。他高雄市長的位子都還沒坐熱,原是不該來選總統的,現在在情勢推演之後,變成不該來的也來了。
賴清德一旦取得總統大選入場券,必然激使選舉的主軸聚焦在「經濟牌」和「主權牌」的對壘上。今年在習近平發表對台政策講話後,朝野政黨之間已經在主權和兩岸政策問題上激烈攻防,這次立委補選更是正面對打。蔡英文總統固然以「辣台妹」的名號強烈抨擊國民黨及柯文哲的兩岸對策,但賴清德的火力只會更強。這位以「務實的台獨工作者」自居的政治大咖,更是一位「強悍的台獨工作者」,未來所將激起的戰火必然更加猛烈。一場煙硝炙烈的爭戰迫在眉睫。

賴清德宣布參選總統的談話中,一再使用「承擔」的字眼,一方面是為民進黨承擔,因為民進黨「只剩一口氣」,另一方面則說是要為台灣承擔,因為習近平的促統壓力加大,而他認為國民黨人說要與對岸洽簽和平協議根本是把台灣「西藏化」。不管他是否言過其實,先豎起稻草人做為痛擊箭靶,可以確定的是,台灣「經濟優先」還是「主權優先」的對峙必然在這次大選中升到新的高度,政治的對立與相互的矛盾必然加劇。
就外部而言,在反中、拒統和傾獨的路線火辣辣地走上擂台,並且促發尖銳的對峙之後,無論是中國大陸還是美國都會更加關切台灣的選情,甚至會更積極地設法介入影響。因此,這次總統大選在攻防主軸聚焦於兩岸對策之後,由於涉及美國和中國大陸之間地緣政治的勢力消長,因此外力勢必更加嚴陣以待。
這場總統大選的戰情越來越緊張,戰況越來越撲朔迷離,也越來越「國際化」,這是攸關台灣未來走向與命運的一場大戰,為台灣民眾提供了選擇自己命運的機會,也提供了一場民主的洗禮機會;且看台灣民眾如何做好主人翁,做出明智的選擇了。 (相關報導: 風評:韓國瑜成了國民黨的嗎啡,只能止痛不能治病 | 更多文章 )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曾任中央社董事長,前中選會委員。本文原刊《美麗島電子報》,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