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許多糕餅業者在內,近日台灣許多食品、飲品遭中國禁止輸入,有網友確認後質疑是因食藥署從一開始就將糕點歸錯類進行申請,才導致糕餅業者們未過關,食藥署則強調補件內容涉及機密才是業者放棄主因。對此,匿名農業粉專「Lin bay好油」就點出由食藥署負責業務,認為就算他們出錯也不讓人意外。
Lin bay好油昨(18)日在臉書發文分享,糕餅類的食品本就該申請一般糕餅,但卻被統包協助申請成如冷凍水餃的包餡麵食,因此這些業者被退件的原因當然就是申請類別出錯,不過他認為食藥署會出錯,其實一點都不意外。
Lin bay好油指出,「我一直以來都呼籲不應該是食藥署負責!」食藥署並非是食品安全的輔導機關,而是監管機關,平常負責的是外國食品輸入時的監管等業務,而台灣的食品要出口到國外時,從頭到尾就不是食藥署負責的。 (相關報導: 專訪米爾斯海默》「我不曾主張放棄台灣!」美中可能爆發熱戰,但美國將力保台灣實質獨立 | 更多文章 )
Lin bay好油強調,「會刁人不代表會教人!」雖然對一般人而言,進出口是一起的事情,但事實上進口與出口是分開的,也因此日本負責食品輸陸業務的是農林水產省而不是厚生省,美國的負責單位是美國農業部(USDA),而並非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