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2月16日──法老的詛咒?英國考古學家打開「圖坦卡門」之墓

圖坦卡門黃金面具。(圖/ Egypt Archive@wikipedia)

「當我的眼睛逐漸習慣微弱的光線,房內一切慢慢展現在眼前,我看見奇形怪狀的動物、雕像──還有金子,室內的每一吋都閃著黃金的光芒。」

1923年,英國考古學家卡特打開了據信為古埃及新王國第十八王朝法老「圖坦卡門」的墓室,他和一起進入墓室的贊助者卡納芬伯爵都被眼前影像震懾──那是當時發現過保存最完整的法老墓室,圖坦卡門的3層大棺木就擺在石柩裡,四周環繞著滿滿的動物木乃伊、雕像和超過5000件珍貴的金銀珠寶,包括名聞遐邇的黃金面具,震驚了全世界。

圖坦卡門黃金面具。(圖/Carsten Frenzl @wikipedia)
圖坦卡門黃金面具。(圖/Carsten Frenzl @wikipedia)
圖坦卡門之墓發現的陪葬品,象徵上埃及與下埃及結合的石膏罐。(圖/Carsten Frenzl @wikipedia)
圖坦卡門之墓發現的陪葬品,象徵上埃及與下埃及結合的石膏罐。(圖/Carsten Frenzl @wikipedia)

「少年法老」連專屬陵墓都沒有

圖坦卡門(Tutankhamun)是古埃及史上最年輕的法老之一,9歲就繼承父親阿肯那頓(Akhenaten,又名阿蒙霍特普四世Amenhotep IIII)之位當上法老,因此又被暱稱為「少年法老」(King Tut/ The Boy King)。由於即位時太過年幼,而且逝世時僅19歲,歷史上並無記載太多圖坦卡門的重要事蹟,他甚至沒有自己的陵墓,卡特(Howard Carter)打開的只是一個皇家陵墓的側室,也因此免於被猖狂的盜墓者洗劫一空。加上發現的陪葬品多屬於女性,不少考古學家認為,圖坦卡門所在的陵墓可能是其父親的大王妻娜芙蒂蒂(Nefertiti)之陵墓。

圖坦卡門的遺體。(圖/Public Domain@wikipedia)
圖坦卡門的遺體。(圖/wikipedia)

2015年著名古埃及學者李福斯(Nicholas Reeves)也公布考古成果,他指出,圖坦卡門棺木上的黃金面具刻有「阿肯那頓親愛的安赫何魯」等字跡,一種理論認為「安赫何魯」指的就是娜芙蒂蒂,這位被譽為世界四大美女的著名王后並沒有與法老同葬,有立論認為,娜芙蒂蒂曾以「安赫何魯-娜芙娜芙魯阿頓」之名短暫繼位為女法老,因此才有單獨的陵墓。不過沒有證據顯示娜芙蒂蒂為圖坦卡門之母。

這個理論也再次激起尋找娜芙蒂蒂的動機,近年有團隊探測圖坦卡門之墓,確實發現疑似被封起的密室,但相關探索還在進行中。 (相關報導: 歷史上的今天》2月15日──1879年的這一天起,女律師才能在美國聯邦最高法院辯論 更多文章

娜芙蒂蒂的半身像。(圖/Arkadiy Etumyan@wikipedia)
娜芙蒂蒂的半身像。(圖/Arkadiy Etumyan@wikipedia)

「法老的詛咒」考古隊員相繼離世?

不過,最令圖坦卡門出名的並不是奇珍異寶,而是著名的「法老的詛咒」。圖坦卡門之墓打開還不到2個月,卡納芬伯爵(Lord Carnarvon)突然死亡,死因是不慎刮破一個蚊子包而嚴重感染,隨後10年之內,多達10位與挖掘團隊相關的人士死亡。古文明的大發現加上離奇死亡,成為媒體競逐的最佳故事,逐漸被渲染成「圖坦卡門的詛咒」,任何打開陵墓的人都難逃死亡下場。

圖坦卡門之墓位於帝王谷的外觀。(圖/ Peter J. Bubenik@wikipedia)
圖坦卡門之墓位於帝王谷的外觀。(圖/ Peter J. Bubenik@wikip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