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520準總統蔡英文就職僅剩1個月,台灣人民也期待新政府能夠帶來新氣象,目前國會殿堂已是第1次真正的「政黨輪替」,國會內更是加入了大批新科立委,因此國會組織再造及行政改革,儼然已成新政府必須正視的問題。「翻轉國會、點亮台灣」座談會將在4月21日於台大法律學院霖澤館舉辦,將邀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顧忠華、台大法律學院教授顏厥安,以及立法委員黃國昌、李俊俋等人與談。
「如何提升立委有理且有禮的問政?」顧忠華表示,今年2月1日國會正副院長選舉結果確定後,他提出3項期許,1是新國會應該是「學習型國會」,儘速建構「開放學習」的組織文化,包括立法技術、政策評估、預算參與…都可引進民間智慧,形成公民教育的最佳現場,引領台灣進入「民主升級」的新境界;第2是「溝通型國會」,新國會應提供充分且多元的溝通平台,讓各項法案和政策皆能發揮雙向溝通的效益;第3則是「講理型國會」,過去的慣例是不少立委傾向作秀,因此設計了「國是論壇」來「看報質詢」,未來立委們的問政應該拿出真材實料,並加入政黨間的政策辯論機制,同時也善用審議民主的模式,讓公民們深刻理解立法的背景和政策主張的依據。

台灣已建立堪稱「文明」的首長選舉及代議制度,顧忠華指出,我們更要求新的國會文化必須跟上社會政治發展的腳步,杜絕再以譁眾取寵或是逢場作秀以騙取選票。
而立法委員質詢時又應具備何種程度的態度與高度?顧忠華說,最起碼的判準是不應該故意羞辱被質詢的官員,更不能人身攻擊,而且在質詢時必須有充分準備,就事論事、言之有物,才能獲得相對的尊重。 (相關報導: 觀點投書:綠營為何遇事仍找馬英九? | 更多文章 )
「翻轉國會、點亮台灣」座談會,將於4月21日下午2點於台大法律學院霖澤館3樓舉辦,由台大法律學院校友會公共事務委員會主委陳玲玉主持。國會改革刻不容緩,透過討論、交流,期盼能提出建言,讓改革任務獲得共識且有所進展。顧忠華呼籲,若能一舉去除多年國會詬病,是國人一大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