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全球財金圈有幾個大事,歐洲是希臘與債權國談判破裂,歐元區可能陷入動盪中;美國是聯準會(FED)召開會議,對未來升息釋出「溫和態度」,讓市場放心;新興經濟體則是中國股市暴跌,是否代表泡沫要破裂引發矚目。
中國股市這波強勁的上漲,無疑是可用「政治盤」解釋大半。過去幾年,在經濟表現強勁,能維持二位數成長時,股市牛皮得很,不動如山。待去年經濟遲緩後,反而如大夢初醒,一路飆漲。
去年上海A股漲了近50%,是全球上漲最多的股市,而在第4季,就漲了33%─這正是北京開始降息、加強拉拔經濟手段之時。今年以來,中國股市繼續狂飆,保住全球各股市中,今年以來上漲最多的冠軍寶座。北京統治的正當性之一來自經濟發展,實體經濟表現好時也罷,實體經濟差時,把股市拉上去,經濟面的好處是期待股市上漲帶來的財富效果,能增加民間消費,企業也能得到喘息空間;政治與社會面來看,股市飆漲能掩蓋經濟不振的頹勢,帶來痲痺效果。
這波中國股市的大牛市,帶來許多「特殊現象」,不少個股上漲幅度都以倍數計,過去也有不少被稱為「神股仙股」的炒作標的,但這次則是炒作更離譜,出現不少被稱為「妖股」者,讓中國股市「妖氣沖天」。例如去年10月以2.02掛牌的蘭石重裝,上市後創下連續24個交易日漲停板的紀錄,最高炒到超過30元人民幣。
今年3月則迎來更特別的「妖股」:暴風科技。這家視頻企業以7.14人民幣掛牌後,創下連續29個交易日漲停的世界紀錄,至今已有39個漲停板,股價最高上到307元人民幣,掛牌價剛好是其零頭,上漲了近43倍。它的本益比多少呢?抱歉,沒有,這是一家虧損的企業。此一妖股從6月11日起,即稱「因籌劃重大事項」停牌至今,外界都高度關切與好奇。影響所及,許多在美國掛牌的中國企業,紛紛決定要私有化,從美國下市回中國掛牌,準備狠狠的撈一票「妖股財」。
妖氣沖天的股市,當然需要許多人與許多資金加入共同抬轎、撐盤,而飆漲後又吸引更多人與資金進場繼續抬。今年5月,單周就出現過近500萬人新開股票交易戶,5月上海與深圳股市交易量是美國紐約證交所的10倍多。
更有趣的是在中國近幾個月出口出現二位數衰退之際,中國製造業盈餘仍有增加。根據中國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15 年 4 月製造業盈餘年增 2.6%,遠優於 3 月的年減 0.4%。不過,仔細看盈餘來源,中國製造業 4 月份盈餘年增額高達 97% 是來自「證券投資所得」─就是說本業不行、工廠開不開沒關係了,全靠炒股所得撐場面即可─這讓人想到台灣金錢遊戲時代的企業亦雷同。
2007年上證指數飆上6000點後破滅下滑,頂點的本益比約60倍;現在飆上4000點的本益比約20倍,但彭博估全年盈餘到年底本益比就上50倍,是全球前10大股市(歐、美、日等國的股市)的其餘9個的3倍。深證綜合指數本益比則已近70倍。 (相關報導: 泡沫將盡?本周中國股市出現2008年來最大跌幅 | 更多文章 )
從各種數據與現象看,中國妖氣沖天股市應該已有泡沫化跡象;但問題是泡沫化 與否及何時泡沫破裂,是一個永遠無法事前釐清的問題。日本90年代泡沫經濟時,有人預測日股可上10萬點,房地產永遠不會下跌;美國2000年網路泡沫破裂前,大家預測納斯達克會上萬點;2008年次貸風暴引爆前,美國也存在房地產不會下跌的樂觀神話,連號稱華爾街最佳風險控管銀行家、摩根大通執行長戴蒙都承認:那時我們沒有人想到過房市會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