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一場刻板印象大集合的就職典禮表演

第十四任總統、副總統就職典禮上,演出台灣民主進行曲時出現為爭取言論自由自焚的鄭南榕的相片。(顏麟宇攝)

這是一場刻板印象的大集合。

刻板印象是主流壓迫非主流的工具,是強者壓迫弱者的工具,更是政府洗腦、壓迫人民的利器。接受刻板印象等於接受不需思考,接受人可以被歸類在各族群裡,生活存在在既定的規範與形容中。貌似讚揚多元的價值與文化,這場2016年的總統就職大典完成的任務,卻是加強植入刻板印象作為腦袋的監獄在人民的記憶中。典禮其中稱為「台灣之光」的演出戲碼更是其中刻板印象劑量濃縮最強力的部分。

要使人停止質問與思考,最簡單的就是把事情精簡得無聊又俗氣,而且容易理解。刻板印象的廣為流傳就是因為他簡單,不需多加解釋,單憑感覺,不需要理性。一件事情只需在大街小巷裡被重複說幾次,就形成刻板印象。蔡英文的總統就職大典利用的就是這點。好像派了一個刻板印象搜集者一樣,在社會裡尋求對各種議題觀感的最大公約數,而不去思考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什麼感覺也許是根據歧視與懶惰的精神而來。在這場大典裡,可以清楚地感覺到策劃者費盡千辛萬苦地想要討好所有人,找到一種說話方式可以讓所有人都心神放鬆、舒暢。可惜這個國家裡的人民並不如新政府所想像的已經放棄思考。

舉例典禮中司儀的台詞:

『台灣,位於西太平洋的一個美麗小島,四面環海,風光明媚,冬暖夏涼,四季如春。/長久以來原住民樂天開朗地與這塊大地共生,與大地共惜,也與大地共舞。/西方世界的宗教信仰,也因此流傳到台灣來,改變了許多原住民原本粗獷、草莽的習俗,但是改變不了的是原住民的純真與自然,他們喜歡唱歌、跳舞⋯⋯』

風光明媚、冬暖夏涼、四季如春等這些可以被當作客套話放過,雖然聽起來很像睜眼說瞎話,不過也許只是在描述未被侵略的台灣狀況。

但是樂天開朗、純真善良這種去複雜化的用語來形容「原住民族」作為一個整體,就顯得造作,像你不願意去花時間認識原住民的文化與歷史,而把他們當作某種特殊物種在形容特徵。像這樣,花栗鼠:性格活潑好動、常被好萊屋拍成電影,在電影裡熱舞歌唱十分討喜。

刻板印象不只侷限在人與人種、族群、文化裡。在我們對歷史的詮釋裡同樣存在刻板印象。就像典禮中把原住民刻畫成一群手舞足蹈的「文化未進化」的習俗「粗獷、草莽」的野蠻民族一樣,忽略原住民文化裡屬於他們自己,也只為了他們自己的經年累月、經過思考與經驗的傳承精煉得到的智慧與傳統,僅彰顯他們表面的儀式,把這些當作娛樂大眾一般的膚淺的複製再現在總統府前,好像他們的舞蹈與歌曲是一種娛樂、一種使「平地人」感到驚奇的博物館展品。這是一般大眾對原住民的刻板印象,為著圈跳舞,唱山、唱水,穿顏色鮮豔的衣服。而這種刻板印象就如此簡簡單單不加解說的搬到國家的檯面上來。 (相關報導: 新國際觀點》民粹與俗媚 更多文章

20160520-第14任總統、副總統就職慶祝大會.台灣民主進行曲表演.(陳明仁攝)
第14任總統、副總統就職慶祝大會,台灣民主進行曲表演,充滿刻板印象的符號。(陳明仁攝)

刻板印象還有另一個特徵,他非常煽情,所以更適合被政客拿來製造事端。美國的川普就是一個懂得善用刻板印象在愚蠢的人民中製造仇恨與對立的政客,而他的快速崛起正在全球造成恐慌。我們也在蔡英文的就職典禮上看到了類似的煽情。

『西元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人強抓台灣人民送往各個戰場當軍伕,造就了許多破碎的家庭以及悲戚的故事,年邁的雙親,白髮人送黑髮人,懷孕的少婦含著淚水與夫訣別,而更多年少無知的孩子經常在半夜驚醒,哭喊著自己父親的名字,卻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見自己父親一面。

然而縱使如此,悲情的台灣人,只能將這些歷史傷口化成更加堅強的毅力,猶如一朵永遠壓不扁的玫瑰,堅強撐過半個世紀的苦難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