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著一份地圖,穿梭在公園中找尋藝術作品…日本這場攝影展簡直跟尋寶一樣有趣

不知戶外展覽的作家們,是抱持著什麼樣的心情,來揣想創作者與觀看者的關係。(圖/想想論壇提供)

拿一份地圖,周遊於上野公園之間,要找的標的物有些藏匿在樹蔭下,有些沈在水池底,有些隱身於古民家之中,還有一些得要翻開散落在庭院間的木盒才會發掘——你猜得出來嗎?其實要尋找的,是散落在各個角落的攝影作品,這是一場彷彿尋寶一般的戶外攝影展「T3 PHOTO FESTIVAL TOKYO」。

(圖/想想論壇提供)
(圖/想想論壇提供)

T3 PHOTO FESTIVAL TOKYO是首度於東京舉辦的「戶外型攝影祭典」,於2017年5月19日至5月28日為期兩週展出,以「Invisible Stratum –見えない地層–」(不可視的地層)為展覽主題,並以上野公園及周遭地區做為舞台,將攝影家的作品們放置在戶外展示。T3 PHOTO FESTIVAL期待將「藝術」、「教育」與「觀光」結合在一塊,以發展出新的文化經驗,至於為何稱為「T3」,則是借用了美國都市理論學家Richard Florida的論點:都市繁榮的三大必要條件為「才能(Talent)」、「技術(Technology)」與「寛容性(Tolerance)」,T3 PHOTO FESTIVAL便希望可以承繼這份概念,並且用攝影作品(才能)的展現來實踐之,因為在戶外這種最開放的空間(技術)中,使用各種不同的展示方式,讓觀看者的觀看方式多元又自由(寬容性)。

比如,在上野公園中的噴水池裡,可以發掘攝影家鈴木理策的6幅作品,沈靜地躺在水面下。漂浮於水中的照片,聽起來似乎很夢幻,不過照片的內容包括綻放著的荷花、悠游中的金魚或水池邊的垂蔭等,這些記錄下原本與水有關的寫真作品,卻被真的「丟」進了水裡,讓金魚與荷花回到的原本該生長存在的地方,水波粼粼之際,讓照片就像是融合進水池裡一般,像是一種帶些惡搞精神卻又合情合理的展示設計。雖然使用了防水材質,但照片本身還是出現了一些皺皺的水紋,卻也因此更顯得趣味。

(圖/想想論壇提供)
(圖/想想論壇提供)

又或者在林蔭下,波蘭藝術家Maija Tammi將自己大幅的攝影作品綑綁、環繞在樹上,所拍攝的作品呈現出自己的宇宙。「宇宙」不是形容詞,而是真的彷彿進入宇宙一般,透過大特寫的拍攝手法,讓液體的液珠與流動的痕跡像是星球與星雲,深邃又神秘,攝影作品印刷在塑膠帆布一般的材質上,防水之餘又有些油畫的質感,因展覽期間中曾經下過雨,仔細一看作品還留有一些水漬,而由於作品的下擺沒有被綁死,讓寫真們可以隨風微微飄逸,自由又輕盈。這一系列作品中拍攝的「液體」,其實是男性的精液與女性的母乳,一般人經過,看到了也許不會深想,只覺得這幾幅作品很美,但知道拍攝內容後,會不會改變觀賞後的想法呢?又或者是知道內容是有必要的嗎?作品與觀看者之間,有了更多可以探討的關係與想像。

(圖/想想論壇提供)
(圖/想想論壇提供)

還有在樹林間,瑞士的藝術家二人組Taiyo Onorato & Nico Krebs展出了《Ghost》為主題的作品,照片內容中有個晃動得看不出原形的白色光影,兩幅大幅輸出的攝影作品像是兩座門神站在樹林之中,加上照片的背景也在樹林裡,彩色世界中的黑白作品,又呈現出另一種超現實的氛圍,應用作品內容與展示空間的對比,製造出更多令人會心一笑的設計。不過我在《Ghost》前,和兩個觀光客相遇了。他們在作品前認真自拍,緊挨著作品,我的內心當時瘋狂地在尖叫,拜託你們,要自拍可以,離遠一點好嗎?!就算不是自己的作品,也希望別人不要去碰觸到作品,增加任何可能損害作品的可能性。

(圖/想想論壇提供)
(圖/想想論壇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