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光33號演習》台海防衛最後一道防線,「灘岸決戰」將成國軍作戰指導

國軍把決戰點定在「灘岸決戰」,若敵軍主戰兵力突破防線登陸上岸,就代表戰爭結束。而這樣的「終戰指導」,也將使軍購神盾驅逐艦、F-35B戰機成永遠不可能實現的「夢想」。(資料照,美國海軍陸戰隊官網)

據了解,國軍「漢光33號」演習在5月份先後歷經電腦兵推和實兵操演驗證後,軍方決定,陸海空三軍未來建軍和武器採購方向,將集中所有國防預算和資源,全力優先發展「灘岸決戰」能力,以灘岸為台海防衛的最後一道防線,「灘岸決戰」也將成為國軍未來作戰的終戰指導。

對此,三軍統帥總統蔡英文25日在澎湖視導漢光演習後的致詞中已透露相關訊息,蔡總統在談話中開頭即提到,「今天的三軍聯合反登陸作戰操演,是防衛台灣『最重要』的『關鍵』作戰」,據了解,蔡總統所指最重要的關鍵作戰,就是國軍未來首重的「灘岸決戰」。

國軍「漢光33號」三軍聯合反登陸實兵操演25日在澎湖登場,三軍統帥蔡英文總統到場全程校閱(蘇仲泓攝)
國軍「漢光33號」三軍聯合反登陸實兵操演25日在澎湖登場,三軍統帥總統蔡英文到場全程校閱,並表示,「灘岸決戰」是防衛台灣「最重要」的「關鍵」作戰。(資料照,蘇仲泓攝)

儘管國防部經一年研究已提出「重層嚇阻」的新軍事戰略,但據這次漢光演習電腦兵推後內部檢討,以目前國軍現有裝備和戰力,未來要在台海防衛作戰中達成「重層嚇阻」的目標仍有其困難度,在有限國防資源和未能獲得新一代武器的情況下,國軍只能先鞏固最後一層的灘岸防線,待未來研發成功或採購獲得新武器,再逐層向外強化具備「重層嚇阻」的海空戰力。

「把錢花在刀口上」 新任參謀總長李喜明:全力集中發展「灘岸決戰」能力

據了解,在漢光演習後,新任參謀總長李喜明已要求國軍,未來應將有限的國防預算和資源,全力集中於發展「灘岸決戰」能力,而武器採購也將依循這項作戰需求排定優先順序。

據指出,李喜明在軍中坦言,三軍因應未來作戰所需的武器有很多,但有不少裝備都還不確定能否獲得,在國防預算有限的情況下,未來在軍購上必須要以「節約」和「集中」為原則,把錢花在刀口上。

20161205-國防部副部長李喜明5日於立院外交國防委員會備詢。(顏麟宇攝)
新任參謀總長李喜明表示,未來將全力集中發展「灘岸決戰」能力,軍購必須以「節約」和「集中」為原則。(資料照,顏麟宇攝)

而經漢光演習檢討,現今對於我方最有利的台海作戰決戰點,是在灘岸進行決戰,因此未來三軍採購武器,都須集中在以能強化「灘岸決戰」能力為最優先,依此建軍原則,買得到的立即著手建案採購,買不到的則自行研發國造。

據漢光演習想定推演,在模擬兩岸攻防的電腦兵推過程中,扮演解放軍的紅軍若以20萬兵力,分數波渡海攻台,經國軍聯合海上截擊、聯合反登陸,可透過岸置雄二、雄三飛彈和智慧型水雷等截擊,並遲滯紅軍前幾波兩棲登陸兵力,另外,陸軍則以火箭彈、火砲進行泊地和舟波殲敵,但紅軍後續增援部隊仍可能會有3到6萬兵力突破防線登陸。

軍方內部認為,如果要進行所謂的「灘岸決戰」,就不能讓敵軍有部分兵力登陸上岸,因此除已經編列預算採購的海軍岸置雄風飛彈機動發射車外,陸軍也準備提升反登陸火力的打擊精準度,今年才會檢討出採購方向,包含先優先採購美製M777榴彈砲,或精準多管火箭砲等「岸置陸軍精準火炮系統」,如此才能進一步守住「灘岸決戰」最後一道防線。

2017-05-21-正在測試M777榴彈砲的美國海軍陸戰隊砲兵02-取自美國海軍陸戰隊官網
為提升反登陸火力的打擊精準度,陸軍有可能優先採購美製M777榴彈砲,或精準多管火箭砲。圖中為美國海軍陸戰隊砲兵正在測試M777榴彈砲。(資料照,取自美國海軍陸戰隊官網)

據了解,經近年漢光演習驗證,面對中國解放軍海空軍力迅速擴增,以國軍現有兵力,未來無論是在台海的空域或海域,都難以和解放軍直接抗衡,更不可能與敵軍進行扁政府時代曾提出的「境外決戰」。 (相關報導: 漢光33號演習》「灘岸決戰」防衛利器!這項武器便宜好用、CP值最高 更多文章

因此軍方內部評估,未來在有限發展的國防戰力下,對國軍最有利的決戰點,應選擇在敵軍攻台過程中最脆弱的階段,利用此一弱點發揮國軍不對稱戰力,也就是在敵軍跨海進行兩棲登陸前換乘期間,全面集中三軍火力,讓敵軍主戰兵力無法順利登陸,只要敵軍主力遲遲無法登陸,就難以攻克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