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因無可疑》影評+結局分析/「自殺的話,家人多快會拿到錢?」黃秋生與林嘉欣聯手揭香港社會高自殺率真相

為了保險理賠金,狠心將孩子「被自殺」!港片《死因無可疑》道出香港青年高自殺率的原因(圖/取自IMDb)

台灣疫情逐漸趨緩,電影院人潮回流,各大片商紛紛瞄準暑假檔期,香港電影《死因無可疑》改編自日本小說家貴志祐介1997年出版的驚悚小說《黑暗之家 黒い家》,這部小說當年就獲得日本驚悚小說大賞,暢銷破百萬冊,在1999年被日本導演森田芳光首次改編為電影搬上大銀幕,2007年韓國導演申泰羅又再度改編為電影,經過13年,這次黑暗之家搬到了香港。

袁劍偉替老婆林嘉欣量身打造「母螳螂」 影帝黃秋生慘遭斬手

故事主角葉永信(陳家樂飾)是一位認真工作的保險業務員,表面上笑容可掬、充滿正能量,實際上因為童年時期經歷了哥哥的死亡,內心一直有解不開又放不下的心結。有一天他要下班前突然接到了一通來路不明的電話,一個詭異的人問:「自殺的話,家人多快會拿到錢?」

不久之後,葉永信就被親自見到了這位客戶朱重德(黃秋生飾),他的左手戴著一隻手套,走路一拐一拐的,講話也沒有邏輯,且眼神飄忽不定,他們家地處偏遠,葉永信跟著朱先生走進屋裡,發現整間房子像是廢墟一般,荒煙蔓草、光線陰暗、窗戶門把都破爛髒亂,而且還瀰漫著一股臭味。

此時,朱重德突然對著一間房門大吼「家富,你幹嘛!」而且不斷重複,嚇得葉永信被跌落在沙發上,他鼓起勇氣前去開門,打開以後他卻看見了一個男童在房間裡上吊,而且已經斷起多時,葉永信再度被嚇得驚魂未定,做筆錄的時候告訴警察,他認為朱重德的行為怪異,不像是死了兒子,一定是為了詐領保險金。

葉永信因此把保險理賠金拖延了好幾天,過程中朱重德幾乎每天都來保險公司追問錢什麼時候會下來,甚至妻子沈子玲(林嘉欣飾)也一起來保險公司,葉永信私下調查了很久卻還是找不到證據,警方不久之後便以「自殺」草草結案,公司也核准了保險金,但葉永信不死心,一口咬定就是朱重德殺了自己的孩子,也擔心連妻子沈子玲都會丟掉性命。他一心想著保護別人,卻沒意識到自己已經身陷殺機。

學生墜樓、兒童上吊、死因不明 電影結局未竟之處的政治隱喻

事實上我覺得《死因無可疑》的故事滿好的,但這應該是因為原作《黑暗之家》本來就很傑出,作為懸疑恐怖小說,核心命題的「兇手是誰」處理得不錯,再加上林嘉欣、黃秋生兩人的演技實在太過出色,讓觀眾能很快反思自己是不是跟著葉永信一樣有「以貌取人」、過於情緒化或者性別刻板印象的盲點。

而電影加強了葉永信喜歡養昆蟲的人物設定,這一點在畫面上相當成功,因為大部分的觀眾跟我一樣都會害怕蟲子,作為恐怖電影,這些蟲蟲有助於營造氣氛,加強讓觀眾緊張的恐怖效果,其中螳螂母吃公的習性也適度提高了故事的衝擊力道。

不過,小說改編為電影往往都會遇到不少問題,導演袁劍偉也親自編劇,前半段的鋪陳還算不錯,抓到懸疑片的節奏可圈可點,但電影後半段卻出現太多故事線收不回來的狀況,變得相當混亂龐雜,而且還斷尾。我覺得以這樣的敘事來看,如果再砍掉小說中幾個旁線人物,像是心理學教授、退休警察,可能會讓電影更加流暢。 (相關報導: 「亞洲最好的女導演!」香港導演許鞍華獲頒終生成就金獅獎,全球女導演第一人 更多文章

為什麼說《死因無可疑》結局很粗魯的斷尾,不只是因為太過倉促,其中有太多前面舖的敘事線都沒有收回來,沒有講小孩到底是不是自殺、沒有講退休警官怎麼了、沒有講葉永信和女主角後來如何,雖然電影的結局企圖想要仿造《火線追緝令》的道德難題,但他的設定很粗糙隨意,用亂七八糟的節奏就嘎然而止,這與原著小說的結局也有很大的不同,有可能受限於篇幅,也有可能導演想把剩下的留給觀眾腦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