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第12屆總統大選在當地時間19日午夜12點(台灣時間20日3時30分)正式結束,現任總統魯哈尼與西方交往的做法顯然受到選民支持,根據伊朗內政部的初步開票結果,魯哈尼以57%的得票率大幅領先,這位現任總統也已經宣告連任成功。來勢洶洶的保守派主帥萊希僅拿到39%左右的選票,挑戰總統大位功敗垂成。

19日早8時,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在設於德黑蘭領袖府內的投票站投下首張選票,標誌著總統選舉投票開始,他也號召全國選民盡快前往投票站,因為「這次選舉對伊朗未來命運極為重要」。19日的大選原定當天晚上6點結束,由於投票人數超出預期,投票截止時間3次更改,最後確定部分地區的投票站開放到午夜12點。官方預計本次選舉投票率超過70%,伊朗政府動員30萬警力維持秩序,不過投票過程一切順利。

伊朗總統選舉每4年舉行一次,總統由選民直接投票選舉產生,可連任一屆。這次選舉一共有1636名伊朗公民登記參選,但通過伊朗憲法監護委員會資格審查的僅有6人,由於其中兩人相繼退選,最後僅剩現任總統魯哈尼(Hassan Rouhani)、聖地監護人萊希(Ebrahim Raisi)、最高領袖顧問米爾薩利姆(Mostafa Mir-Salim)、曾任副總統的哈希米塔巴(Mostafa Hashemitaba)4人競選,其中又以改革派的魯哈尼與保守派的萊希當選呼聲最高。

德黑蘭一位選民表示,在德黑蘭和其他大城市,魯哈尼的經濟政策對選民更有吸引力,支持度也更高,但在農村和偏僻地區,萊希可能會得到不少選票。另一位在德黑蘭禮薩清真寺投票的大學生也說,她選擇魯哈尼,因為總統有效降低了通貨膨脹,並且達成了伊朗核協議,這將給伊朗帶來更多變化。她盼望魯哈尼連任後「給伊朗女性帶來更多自由,也為伊朗經濟帶來活力」。

根據伊朗法律規定,在選舉首輪投票中,獲得逾半數選票的候選人將直接贏得選舉,否則得票數居前兩位的候選人進入第二輪角逐。選舉結果公佈後,還需經過憲法監護委員會認可,勝出者也要得到最高領袖的承認與任命,才算是真正當選總統。根據官方統計,魯哈尼已經取得了2280萬張選票,伊朗全國有約5600萬名合格選民,若以7成投票率計算,魯哈尼最後可能得票過半,無需進行第二輪選舉。 (相關報導: 2017年穆斯林世界最重要的選舉》全球投資人不得不關注的伊朗總統大選! | 更多文章 )

曾任司法部長,去年被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任命為伊馬姆.禮薩聖地監護人的萊希這次大選來勢洶洶,被視為保守派復辟的希望所在。但這也激發了改革派選民的危機意識,包括兩度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伊朗導演阿斯哈法哈蒂(Asghar Farhadi)、被關在獄中的人權律師穆罕默迪( Narges Mohammadi),都把選票投給了魯哈尼,連反對派領袖都呼籲選民「票投魯哈尼」。這位現任總統果然從一開票便保持領先,不等政府計票結束已宣布連任,連支持保守派主帥萊希的保守媒體也已經認輸。像是咸認與革命衛隊關係密切的《Mashregh News》編輯,便在推特上承認「勝利與榮光都歸諸我們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