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吐的種類─二〇一八年二月十日
孕吐也分種類的。將吃進去的東西全部吐出來的是「全吐」;肚子只要稍微空一點就想吐,必須持續進食的稱為「吃吐」;連吞嚥口水都會反胃,所以持續分泌口水的是「口水吐」。有些人甚至只要刷牙就會噁心、嘔吐,這稱為「漱口吐」。以上不是醫學術語,也無法涵蓋所有孕吐的特性,但孕婦會用來表達自己的症狀。孕吐的痛苦如果沒經歷過,根本無法理解,能以言語表達這樣的痛苦讓人精神大振。
我是吃吐。嗚嗚。肚子不舒服,但還是必須好好吃東西。身邊的人無法理解這種痛苦。
對產婦來說沒有所謂的順產─二〇一八年二月十二日
懷孕前,一直持續著深蹲、弓箭步、棒式等運動,因為我很瘦弱,若不維持肌肉,日常生活會很辛苦。懷孕後,因為腹中那小子有「流產危險」,連簡單的伸展都被禁止。隨著胎兒逐漸長大,我可能更需要肌肉,為了保護孩子,簡直得先殺死自己,令人感覺未來一片黑暗。
為了「順產」,在身體沒有負擔之下,懷孕後期必須練瑜伽,做運動,特別是訓練大腿內側肌肉及核心肌群。我的身體自懷孕初期就開始變差,到時候該怎麼運動和鍛鍊?如果無法「自然產」,孕婦又會被責怪。懷孕和生產是如此自相矛盾。
事實上,對孕婦來說沒有「順產」這回事,充其量只是希望生完孩子後也能平安無事地活下去。孕婦必須在所有器官受壓迫、會陰撕裂的狀態下才能生下小孩,哪來順產。他人所謂的順產既無知且傲慢。就好像最愛的家人去世了,傷心得淚流滿面之際,卻聽到有人說是「喜喪」,這樣的人還要繼續保持關係嗎?如同在我家人的死亡面前不能說「喜喪之喜」,我的生產也不該有人說「順產之順」。
即使「看似」毫無問題,平安生下孩子的女性有時仍會哭訴整個過程宛如戰爭,其實一點也不平順,但只要喊痛,就會被「懷孕了不起啊」、「別人都挺過來了,不需要大驚小怪」這類的話打斷。
Matrenindvor
我是懷孕三十二周的孕婦。沒一件事順心的。胎教和運動也得我先活下來才能吧,不然根本是開玩笑。ㄎㄎ。懷孕的頭五個月,因為孕吐,無力+嘔吐,只能躺著;之後五個月,因為有早產跡象,也只能躺著,全身肌肉只剩下上推特需要的手指。原本希望到可以無痛分娩的醫院,卻因為緊急早產(懷孕中期後面臨早產的狀態)到大學附設醫院長期住院,無痛分娩就別提了,當時只能由醫院判斷進行陰道生產或剖腹產。說孕婦有得選擇真的很可笑。
#孕吐的巔峰#他人的嫌惡─二〇一八年二月十三日
孕吐的巔峰在懷孕第八周。無論吃不吃,胃酸都會湧上喉嚨。為腹痛而苦,卻沒有可以安心吃下的藥,一直委靡不振。 (相關報導: 生個寶寶竟要花「將近20萬」?經濟負擔真的那麼大嗎?從待產到出生完整金額大公開! 【影音】 | 更多文章 )
上班時,一到午餐時間就很不安,餐廳飄出的食物氣味會讓我反胃,所以不是從家裡帶便當,就是在休息室度過,周圍的人很奇怪,對這樣的我投以嫌惡的眼光。因為孕吐,就被視為異類嗎?因為懷孕不太能配合團體生活就這麼討人厭嗎?雖然有點想太多了,但上司和同事的眼神以及帶刺的話,確實讓我有這種感覺。也許他們覺得雖然我不像無病無痛的人那樣健康,但看著比他們年輕的我縮著身體說不舒服,還是挺不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