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這次參加交通部歐洲軌道運輸考察,自5月4日至5月12日期間共參訪了德國卡爾斯魯厄(Karlsruhe)、法國米魯斯(Mulhouse)、巴黎(Paris)、漢斯(Reims)、英國曼徹斯特(Manchester)、謝菲爾德(Sheffield)以及西班牙阿里坎特(Alicante)、瓦倫西亞(Valencia)等4個國家8個城市的輕軌及複合式軌道運輸系統,汲取了許多寶貴經驗,可作為台南市推動前瞻計畫-軌道建設的參考。
本次考察的城市有人口超過100萬的大型城市,也有50-80萬人口的中型城市,以及30萬人口以下的中小型城市,這些城市不論規模大小皆以軌道運輸來解決都市公共運輸需求。歐洲1960年代以前,因汽車工業發展快速,都市發展過度依賴私人運具,許多城市輕軌電車不敵機動車輛成長,功能逐漸式微甚至消失殆盡。然而因為私人運具過度使用也衍生都市交通壅塞、空氣汙染、肇事增加、停車位不足等諸多問題。因此,為解決這些問題,歐洲許多都市皆興起一股回到軌道(Back to Rail)的風潮,積極推動輕軌及捷運建設,更結合傳統鐵路及輕軌引入Tram Train複合運輸系統,提供穩定、便捷的軌道運輸系統,來解決都市交通問題。同時也構築了一個結合高鐵、傳統鐵路、捷運、輕軌、Tram Train以及市區公車的完整便捷的公共運輸服務路網。

這些路網的興建有些以開發落後地區為目的,例如巴黎大區T4 Tram-Train,為了連接巴黎北郊,市政府除將現有軌道全線改造,提昇班次頻率以增加運能及運量外,現正推動延伸計畫,以平面輕軌方式將鄰近較為貧窮落後的區域皆納入服務範圍,T4帶來的不單只有服務居民的旅運需求,所帶來的經濟效益更解決地方落後的問題,用以促進整體區域的都市發展。
有些以服務大量湧入的觀光客為目的,例如法國漢斯(Reims),漢斯為法國香檳省(Champagne-Ardenne)的社會與經濟中心,人口僅約22萬,但因為市著名的文化古城及香檳主要產地,過多的觀光客湧入造成的交通壅擠也造成了地方的經濟發展瓶頸。漢斯自2003年推動輕軌建設計畫,2011年完成營運,路線結合古蹟、車站、市中心、醫院、大學及住宅區,車身強調與市區景觀搭配與具香檳杯造型的擋風玻璃,除吸引市民觀光客搭乘,更帶動經濟發展並解決地方交通需求。又例如西班牙阿里坎特(Alicante),人口數僅約30萬人左右,在這個羅馬人喻為光之都,充滿地中海風情的小城裡,旅遊旺季觀光人口可達200萬,為解決龐大觀光人口的旅運需求,西班牙政府以阿里坎特為據點規劃完整軌道路網,除串聯輸運觀光人潮L1線沿海岸線外,另以L2線串聯學校、醫院為社區服務路線,整體路網架構除可服務觀光旅客之需求,更可滿足居民生活。 (相關報導: 朱淑娟專欄:前瞻計畫將拖垮台灣的未來? | 更多文章 )

有些則以促進都市未來發展為目的,例英國謝菲爾德(Sheffield), 謝菲爾德是一座位於英國英格蘭約克郡-亨伯區域南約克郡的城市,人口約有52萬人,是倫敦以外英格蘭最大的八座城市之一。從19世紀起,謝菲爾德市開始以鋼鐵工業聞名於世,之後受困於工業式微,近年來開始復甦,重新定位為一座體育與科技之城。謝菲爾德發展輕軌電車極早,1984年重新為了城市的城新定位及發展,開始重新建設現代都市輕軌系統(Modern Tramway,多以低地板現代化列車型式營運,以區隔20世紀初所建置的市區電車),1994年起陸續通車。由於跨區域有傳統鐵路提供城際運輸,在傳統鐵路的路線利用率不高的情況下,雪菲爾德地區正引進Tram Train系統,同時將原有都市內輕軌電車(Super Tram)的路線,與傳統鐵路路線進行銜接,使得TT系統可行駛於兩路線間,預計初期TT系統行駛路段約13公里,預計2018年通車營運。未來通車之後上可連接規劃興建中的倫敦-曼徹斯特的高鐵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