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舉行的「一帶一路」峰會開幕儀式致辭,強調這個由中國發起的經濟貿易走廊並不是另起爐灶,而是與各國的「戰略對接」。多國領袖主席出席峰會,包括俄羅斯總統普京、菲律賓總統杜特蒂和土耳其總統艾爾多安,但是除義大利外,西方主要國家都只派代表出席,日本也只派出執政自民黨自民黨幹事長二階俊博,而印度更沒有參與峰會。
看點一:習近平講話
他在講話中指「一帶一路」將和多國的經濟計劃合作發展,其中提及英國的「北方經濟引擎」計劃和越南的「兩廊一圈」計劃。他也宣佈一系列對外援助,包括在未來3年向參與「一帶一路」計劃的發展中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600億元人民幣援助和20億元人民幣緊急糧食援助。
習近平續指中國會跟多個國際金融和開發機構合作支持「一帶一路」的項目,這些機構包括同樣是由中國主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他聲言「一帶一路」將是一條「和平之路」,追求合作共贏,尊重各國發展道路,不干涉他國內政,也不會重覆地緣博弈「老套路」,並指世界各地挑戰頻繁,經濟增長需要新動力,發展需要更加平衡,惠及更多人,這些都是全人類需要面對的「嚴峻挑戰」。
看點二:英國脫歐後的出路
英國脫歐後與歐盟的關係尚未明朗,但「一帶一路」可能會為英國帶來轉機——財政大臣哈蒙德(Philip Hammond)和英國多家銀行和金融機構都出席峰會。哈蒙德希望英國離開歐盟的同時可以跟中國建立更緊密的貿易關係,他認為英國位處「一帶一路」計劃的西部終點,自然是這個計劃的好伙伴。
他在開幕儀式致辭表示,英國想增加對外貿易,這與中方的想法一致。英方已凖備好跟其他參與計劃的國家合作。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稍早前接受官方新華社訪問時指,中英間的貿易和投資沒有受英國公投脫歐影響,繼續蓬勃發展。他認為,「一帶一路」計劃會成為中英關係中的一個「亮點」。
開幕式上拍攝大合照時,包括哈蒙德在內的西方國家代表都被安排站在後方。(BBC中文網)
多國領袖分別獲邀在峰會開幕儀式發言,包括普京。(BBC中文網)
看點三:南海問題
菲律賓總統杜特蒂到北京參加峰會前過境香港。期間,他表示自己是習近平的朋友,也認為中國是真誠地、無條件地想幫助菲律賓發展。菲方正凖備與中方就南海主權問題舉行雙邊會談。杜特蒂的取態也許有助解決這個雙方僵持多年的問題。
菲律賓駐中大使羅馬納(Jose Santiago Santa Romana)也表示,馬尼拉當局會把和中國的主權爭議跟商貿往來分開處理,而即將舉行的雙邊會談正正是處理這些敏感議題的機會。
他說未來每年會跟中國召開2次類似的會議,讓雙方可以就這個議題交換意見。但是他強調,這樣的處理手法並不代表兩者不會互相影響,更不代表菲方放棄自己在南海的主權。
杜特蒂就任菲律賓總統一改前任領導人的作風,跟中國建立友好關係。(BBC中文網/資料圖片)
看點四:北韓代表
雖然北韓近來與中國關係緊張,平壤當局還是派了代表團參加峰會。北韓近來無視聯合國安理會的禁令,數次試射飛彈,因此與多國關係十分緊張。這次峰會,是北韓政府高層近月首次與美國、南韓和日本政府代表一同出席的國際場合。
韓聯社引述率領南韓代表團參會的議員樸炳錫,指他計劃峰會期間與北韓代表金英才(Kim Yong Jae)會面。北韓參加峰會不是全無爭議,美國駐中大使館據報向中國外交部發出外交照會,指北京邀請北韓代表出席峰會可能會「影響」其他與會國家。
但北韓外務省美國局副局長崔善姬(Choe Son Hui)在從挪威回國途中,13日在北京轉機時,表示若條件合適,北韓願意與美國舉行會談。以前,美國總統川普曾表示在合適的時機下願意與金正恩會面,美朝能否實現破冰之會,就看他會否回應北韓伸出的友誼之手。
看點五:人權問題
北京當局標榜「一帶一路」政策是一個互惠互利的政策,不會只對中國發展有幫助。有組織卻留意到「一帶一路」牽涉到多個人權紀錄欠佳的中亞國家。總部設在美國的組織「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指,這些國家發展基建的同時會怎樣處理受影響的當地居民令人擔憂。
它在發表聲明,舉例指中亞國家塔吉克在2014年興建一座水壩,要求受影響的居民遷到鄰近地區,卻沒有提供足夠賠償,也沒有在居民的新家園提供足夠的公共設施和服務。 (相關報導: 喀什米爾主權爭議》中國、巴基斯坦踩到紅線 印度拒絕出席一帶一路峰會 | 更多文章 )
它亦指中國政府正加強對新疆地區的監控,認為這是為了防止當地有人策劃針對「一帶一路」工程的襲擊。歐洲國家都分別要求中國不要讓「一帶一路」變成一條「單行道」,它們認為中國推動在外投資的同時,也應開放自身的市場容許別國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