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挖角當主管,別用基層員工的方式面試!用「回答兩次」技巧順利跳槽加薪

被挖角當主管,別用基層員工的方式面試。(圖/攝影師:fauxels,連結:Pexels)

除非雙贏,否則協議不可能持久。 —吉米.卡特(Jimmy Carter)

回答兩次就是回答「為什麼」、「做什麼」以及「怎麼做」的問題兩次,以吸引左腦與右腦的注意。理論與故事可以回答「為什麼」的問題;概念與譬喻可以回答「做什麼」的問題;程序與行動則可以回答「怎麼做」的問題。

雙方都必須贏。所以,優秀的溝通者會吸引兩邊的大腦,也懂得回答兩次。具備高AQ的溝通者,會回答「為什麼」、「做什麼」以及「怎麼做」的問題兩次,以便同時吸引左腦與右腦的注意。左腦掌管邏輯、客觀與順序關聯,偏好有理論、概念與程序的答案。右腦有創意、很主觀而且比較隨興,更喜歡有故事、譬喻與行動的答案。

本章的範例背景,是以應試者艾莉卡的虛構對話為主。艾莉卡曾經擔任主管職三年,受到獵才顧問邀請去面試一個總監職位,這個職位等於是她目前職責的延伸。在這個範例中,我們也會描述高風險的對話。如果風險很高或是狀況很混亂,就應該使用回答兩次的技巧。除此之外,這個對話會示範結合兩種答案來回答問題的技巧。回答兩次就像一支精心編排的舞蹈,表現時可能流暢自然,也可能顯得笨拙尷尬。畢竟,你應該不會想踩到舞伴的腳趾頭吧。

遇到「為什麼」、「做什麼」以及「怎麼做」的問題,要回答兩次來吸引左腦與右腦。(圖/天下文化)
遇到「為什麼」、「做什麼」以及「怎麼做」的問題,要回答兩次來吸引左腦與右腦。(圖/天下文化)

「做什麼」的問題

人資招募與人才管理經理認為,軟技能與硬技能同樣重要,甚至軟技能更加重要。2019年,領英(LinkedIn)針對超過5000名人資專家做了調查。92%的受訪者表示,軟技能比技術能力更重要,89%的受試者也指出,不好的新員工通常缺乏軟技能。軟技能是指可以運用在各種工作上的智力、人際與社交技能等,例如創造力、溝通能力、領導力、問題解決能力等。相反的,硬技能往往更容易量化,並且通常和特定工作類型有關。舉例來說,編製資產負債表對會計師來說是一項硬技能,而搜尋引擎最佳化(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簡稱SEO)對專業行銷人員來說也是一項硬技能。

面試官:「你最優秀的軟技能是什麼?」

艾莉卡回答了兩次。

艾莉卡:「我表現最好的軟技能是領導力。確切的說,領導力是幫助部屬變得更優秀的能力,我稱之為『變革型領導』(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其次,領導人應該讓部屬承擔責任,我稱之為『交易型領導』(transactional leadership)。我們可以將領導力想成編繩,當變革型領導與交易型領導這兩股繩子相互交織,編織而成一條編繩,領導的力量就會比各自單獨存在的繩子更強。」

總體而言,艾莉卡透過回答兩次,將領導力定義為變革型與交易型(概念),還說領導力是一條編繩(譬喻)。

「為什麼」的問題

面試官:「為什麼我們要雇用你?」

艾莉卡同樣回答了兩次,並且繼續強調她的領導能力。 (相關報導: 她拒台積電面試邀約!母怨找3間公司聽都沒聽過,網直呼:老一輩的迷思 更多文章

艾莉卡:「我要講個故事。在我之前工作的部門裡,公司經常提拔沒有管理經驗的員工當主管。於是,我也獲得升遷了,但我開始觀察獲得升遷的人,注意到一個令人擔心的狀況。新上任的主管會著重在變革型領導,卻忽略交易型領導。主管想要取悅他人的想法再自然不過,當然就會採用變革型領導。部屬不會對變革型領導有意見,也沒有人反對,大家有志一同,變革型領導愈多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