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大選在即,英國工黨競選活動因為卡爾・馬克思而蒙上了共產紅色陰影。
距離英國大選只有一個月,執政保守黨和反對黨工黨都抓緊時間為自己拉票,政治人物紛紛利用媒體宣傳自己的政綱。作為工黨影子財相的麥克奈爾周日(5月7日)參加了英國廣播公司BBC著名主持人安德魯・馬爾主持的政論節目。
節目中,麥克奈爾被問道:你是不是馬克思主義者?
曾經自認是馬克思主義者的麥克奈爾這次雖然沒有直接承認,但回答說:「我認為讀《資本論》能學到很多東西。當然,這本書不光是我推薦,很多主流經濟學家也推薦。」
影子財相此番推薦馬克思《資本論》的言論,在工黨內部引起很大不滿,黨外更是噓聲一片。
不料麥克奈爾話音剛落,英國工黨領袖柯賓周一(8日)為了支持作為左膀右臂的麥克奈爾再挺馬克思,讚揚這位德國哲學家是個「偉大的經濟思想家」,令輿論再次嘩然。
工黨兩位大佬如此推崇馬克思,為對立陣營——執政的保守黨提供一枚有相當分量的炮彈。保守黨方面的參選人借題發揮批評說:很顯然,這兩位馬克思主義的兄弟決心要在英國實驗他們心目中馬克思這位大英雄的主張:讓稅收飆升,毀了大家的工作。
保守黨陣營還警告選民:這可不是開玩笑。如果柯賓和麥克奈爾勝選上台,掌管國家的經濟和脫歐談判,災難性的實驗很可能在英國成為現實。
《資本論》

在中國,人們對馬、恩、列、斯、毛這五位「革命思想家」耳熟能詳,其中馬克思排序第一,被奉為「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偉大導師」、「無產階級的精神領袖」。
卡爾・馬克思1818年出生在普魯士(今日德國)一個猶太家庭。
1867年客居倫敦的馬克思出版了《資本論》的第一卷:《資本的生產過程》(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Capital)。
《資本論》是馬克思在倫敦大英博物館的閲覽室裏潛心研究多年後的思想結晶。實際上,這是馬克思在世時親眼看到的《資本論》的唯一部分。
馬克思去世後,其摯友也是堅強經濟後盾恩格斯匯總他留下的草稿和大量筆記、論文,整理編撰出《資本論》第二卷:《資本的流通過程》(The Process of Circulation of Capital),並於1885年出版。
1894年,恩格斯根據馬克思的手稿、筆記編纂出版了《資本論》第三卷,《資本主義生產的總過程》(The Process of Capitalist Production as a Whole)。
三卷合在一起,就是今天看到的《資本論》(Das Kapital)。
《資本論》是馬克思數十年研究的產物,既是歷史也是經濟學和社會學著作,其中包括對英國工業革命巔峰時期英格蘭工廠工人情況的研究。
精讀過這一長篇巨著的人應該為數不多,但《資本論》以及馬克思另一作品《共產黨宣言》曾經在20世紀初激勵過無數信仰共產主義的革命者,在當今中國,馬克思思想仍然被奉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和「理論基礎」。 (相關報導: 歐盟27個成員國一致通過「英國脫歐談判準則」6月8日下議院大選之後啟動 | 更多文章 )

在各國無產者發起的革命中,統治精英被推翻,財產被剝奪,社會發生翻天覆的變化。因此,《資本論》也被稱為無產階級「革命的寶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