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郵件讓女記者遭誣「共諜」,葬送前程、抱憾離世⋯監委指正檢警「偵查不公開」疏失

前中央社記者郭玫蘭(中)是檢警違反偵查不公開之下的受害者。圖為郭玫蘭2017年出席「落實偵查不公開,救救標籤犯」記者會。(資料照,顏麟宇攝)

2014年,時任《中央社》記者郭玫蘭遭認定「共諜」,在檢警違反「偵查不公開」情況下被30家以上媒體報導,雖然之後以「不起訴」結案,郭玫蘭已成媒體業黑名單、連兼差寫稿都找不到、母親也患焦慮症,郭在2018年癌症抱憾離世⋯

今(18)日,監委高涌誠、王美玉、趙永清指出5件檢警違反偵查不公開案例,包括葬送前程的記者郭玫蘭、被誤指「殺人犯」遭大幅報導痛苦長達5年以上的「媽媽嘴案」咖啡館老闆呂炳宏等等,表示檢警已嚴重侵犯人權。

被貼上共諜標籤 「郭玫蘭」成媒體業禁忌

「這是一場設局的鬧劇,沒有真相、沒有人權,政府對全世界媒體說謊,有政治性操作新聞之說法,徹底違反偵查不公開!」2014年2月10日清晨,時任《中央社》記者郭玫蘭碰上國安人員與警察到家中翻箱倒櫃、帶回偵訊,期間郭玫蘭的手機被沒收、被調查局告知以「偵查不公開」原則不可以跟外界聯繫,殊不知,在郭玫蘭與外界隔離的10小時,消息早已被洩露給各大媒體、案發第2日即30家以上媒體瘋狂報導其是「共諜」。時隔3年郭玫蘭現身記者會談起這段,仍忍不住批這是場「設局的鬧劇」。

20171023-民間司改會及受害人代表呂炳宏、郭玫蘭23日一同召開「落實偵查不公開,救救標籤犯」記者會。(顏麟宇攝)
2017年民間司改會及受害人代表呂炳宏(前右)、郭玫蘭(前左)23日一同召開「落實偵查不公開,救救標籤犯」記者會。(資料照,顏麟宇攝)

據郭玫蘭生前自述,雖然本案最後不起訴,但因為檢警洩露消息、在罪證不足的情況下,她已被媒體貼上「共諜」標籤,之後「郭玫蘭」這名字在媒體業成為禁忌,再也無法找到媒體工作、就連兼差寫稿都被終止合作關係,長達3年靠年近80的年邁母親金援過活,母親也因為女兒的案件患上焦慮症,一家陷入煎熬。

郭玫蘭曾盼望政府能在媒體上公開道歉、公開此案關鍵錄音帶還其清白,然而,2018年1月,郭玫蘭未等到清白便因癌抱憾離世,其兄長郭迎政曾於公開信表示,將持續替妹妹力拚「偵查不公開」相關司法改革:「玫蘭的個性一定無法看著這樣事情存在不作聲,當我們的國家制度還會默許縱容公權力繼續傷害下一個無辜的人民,她一定不希望她的家人只是沉默不語。」

違反偵查不公開 監委:盼法務部研議依法議處

而今(18)日,監委高涌誠、王美玉、趙永清發布新聞稿,指出郭玫蘭案、馬英九三中案、媽媽嘴案等5案違反「偵查不公開」之重大疏失。就俗稱「媽媽嘴案」之八里雙屍命案,以及郭玫蘭案,監委指出呂炳宏、郭玫蘭遭認定嫌疑人期間即遭媒體連日大幅報導偵查案情內容、公開姓名及照片,最後雖然都獲得檢察官不起訴處分,但已造成其等名譽、隱私、工作、身心狀況等嚴重損害,亦連累親人,摧毀諸多幸福家庭。

20180308-民間司改會訴請監察委員彈劾「媽媽嘴案」、「烏龍共諜案」中違反偵查不公開之檢警調記者會,呂炳宏先生發言。(陳韡誌攝)
俗稱「媽媽嘴案」咖啡館老闆呂炳宏(見圖)被誤指殺人犯,並大篇被報導。圖為呂炳宏出席民間司改會訴請監察委員彈劾違反偵查不公開之檢警調記者會。(資料照,陳韡誌攝)

監委指出,雖然沒有確切證據可以證明媒體是從哪些管道得到案情訊息的,但承辦檢察官在偵辦期間跟媒體記者往來密切、不無「瓜田李下」、不得不令人懷疑案情洩漏之可能,盼法務部研議依法議處,並嚴加規範注意。 (相關報導: 揭發長官貪污卻葬送後半生!全台最冤中年公務員告白:我被國家鼓勵站出來,卻被判了死刑 更多文章

監委也指出,關於郭玫蘭案,調查局在該年2月份僅以電子郵件內容,便將郭移送檢察官指揮偵辦,然而,檢調搜索後沒有確切證據證明郭涉案、又遲至該年12月間始才偵結不起訴,致涉案人郭玫蘭身心煎熬達10個月之久,無辜受害甚深,法務部允宜以本案為鑑、深切檢討,並嚴格督導所屬機關偵辦案件的程序,以保障人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