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娛樂產業的龍頭,迪士尼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市場的敏感神經。
近來,迪士尼再度出招,宣布眾所矚目的《黑寡婦》延至7月9日上映,在首映的這一天,也將同步登上串流媒體Disney+,想要觀看影片的用戶,必須額外付費30美元。
這場「矛盾大對決」,可以測試大家究竟傾向於親自踏進電影院,還是乾脆躺在沙發上看串流平台就好?只不過,在結果出爐之前,迪士尼的這項決策已經被各國影迷罵翻。
《華爾街日報》原文:迪士尼調整《黑寡婦》放映安排,串流媒體與影院一較高下
在娛樂產業激烈變革的今天,迪士尼將衝高自家串流平台Disney+的訂閱數視為首要任務。
2019年10月,迪士尼在Disney+上架了《星際大戰:曼達洛人》,為迪士尼拿下第72屆黃金時段創意藝術艾美獎等7項大獎及商業上的巨大成功,為Disney+注入一劑強心針,讓迪士尼更堅定發展串流平台的決心。
之後疫情來襲,大量戲院被迫關閉,給了Disney+崛起的大好機會,如今Disney+已經擁有9,500萬名遍布全球的訂閱者,但和Netflix超過2億的訂閱數仍有不小差距。
為了拉高Disney+的訂閱數,迪士尼可說是下足功夫,該公司的最新電影《尋龍使者:拉雅》就在電影院和Disney+同時上映,只要訂閱戶多付30美元,就可以在家享受最新發行的電影。
然而,此舉無疑是在和電影院「搶客」,減損他們的獲利空間,因此美國電影院龍頭之一的喜滿客(Cinemark Holdings)拒絕讓《尋龍使者:拉雅》在旗下的342間電影院上映,儘管它是美國受到疫情衝擊以來第一部美國本土發行的電影。
雖然如此,《尋龍使者:拉雅》仍然順利在美國、加拿大共計2,045家電影院上映,並在北美市場順利替迪士尼賺進860萬美元,為受疫情嚴重打擊的北美影業揭開不算太差的序幕。

迪士尼是商業電影常勝軍,但周邊商品才是金雞母
喜滿客的拒映,也凸顯出電影公司在電影院和自家串流平台之間的拉鋸:到底串流平台能否同時上映院線片,或是應該先讓電影院獨家首播多久,才能在自家串平台上片?這些都挑戰著電影公司的協商能力和商業嗅覺。
但是對於迪士尼來說,電影上映並不是最重要的獲利來源,充其量只是個火車頭,後面帶起的周邊產品銷售和門票收入,才是迪士尼真正的金雞母。
以風靡全球的《冰雪奇緣》為例,該電影票房為12.7億美元,後續效應才是重點。迪士尼高層就曾公開表示,這部電影的周邊商品為公司帶來每年10億美元的營收,電影中艾莎女王的裙裝標價就算高達149.95美元,仍在短短一年內就在全美賣出300萬件,可見迪士尼旗下熱門角色的超高吸金能力。
在2021年迪士尼的第一季財報中,光是遊樂園的門票和周邊商品,就為公司貢獻超過20%的利潤,可見迪士尼儘管是商業電影的常勝軍,真正賺錢的關鍵卻不在此。
迪士尼樂園即將重啟,門票立刻「秒殺」
在這樣的商業模式下,迪士尼樂園的重啟至關重要。受到疫情衝擊,迪士尼樂園已經停止所有營運超過一年,根據該公司在2月釋出的財報顯示,這一關門就讓迪士尼承受26億美元的損失,影響不容小覷。
長期以來,迪士尼致力打造猶如童話一般的實境體驗,從高聳的城堡、絢爛的煙火到隨時都能入戲、套著布偶裝扮成迪士尼角色的員工,迪士尼將所有受歡迎的IP角色放進樂園裡,加深所有來訪者和迪士尼的連結,養出一大票死忠鐵粉,接著再賺一大筆鈔票。

迪士尼日前宣布,迪士尼樂園將於4月30日重啟,也會召回因為疫情而停止工作的10萬名員工。消息一出,迪士尼股價也在當天上漲慶賀,5月週末的門票馬上就被搶購一空。
如果迪士尼能夠如期復工,也就意味著迪士尼樂園不會再度錯過暑假的旺季,多少能夠補償一下去年蒙受的巨大損失。
由於疫情還沒完全結束,迪士尼樂園就算重新開門,頂多也只能容納25%或是稍微再多一點的遊客,但該公司宣稱這樣的來客數,仍能帶來獲利,期待所有因為封城而被關悶了的美國遊客衝向迪士尼的環抱,重新感受迪士尼的童話魅力。
加入VVIP會員請點此訂閱:風傳媒・華爾街日報VVIP,以全球最低優惠價,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洞悉國際政經最前沿。
責任編輯/林彥呈
◎加入《下班經濟學》粉絲團,給你更多財經資訊 (相關報導: 「我行事曆都改十遍了!」迪士尼再度宣布新片延期,《黑寡婦》7月戲院串流同步上映被網友罵翻 | 更多文章 )
◎訂閱《下班經濟學》YouTube頻道,精彩節目不錯過